文档详情

第四章---国际法上的个人.ppt

发布:2019-07-30约1.48万字共1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练习题: 1.庇护的性质是什么? A个人享有的固有的权利 B既是国家的权利,也是个人的权利 C国家给予个人庇护的权利 D只要是该国人就享有该国庇护的权利 2.关于外国人在居留国所受的管辖,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受居留国和国籍国的双重管辖 B仅受居留国的管辖 C仅受国籍国的管辖 D仅受国际条约的管辖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____要求政治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A政治原因 B参加革命运动 C进行科学工作 D逃避判刑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出生国籍上采取什么原则? A出生地原则 B 血统原则 C以出生地原则为主血统原则为辅 D以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 5.关于庇护权的归属,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请求庇护者 B犯罪行为效果地国 C犯罪行为发生地国 D给予庇护的国家 多选题: 1.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关于退出中国国籍的规定,哪些是正确的? A国家工作人员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B中国公民是外国人近亲属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C中国人定居在外国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D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2.关于外国人的待遇,国际法上主要有哪些原则? A平等待遇 B最惠国待遇 C国民待遇 D差别待遇 3.下面各罪中,哪些不可以庇护? A战争罪 B危害人类罪 C杀人罪 D危害和平罪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外国向中国提出引渡请求,如有下面哪些情形,中国应该拒绝引渡? A军事犯 B中国人 C请求国根据缺席判决提出引渡请求 D中国给予庇护的政治犯 5.关于外交保护,下面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任何人在国外都享有其国籍国的外交保护权 B、本国国民在外国的合法利益和地位受到侵害,且此种侵害是由可归属于该外国国家并应由国家承担责任的行为所致时,国家可实施外交保护 C、受害者从受害时起至实施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内持续拥有保护国的国籍,国家可实施外交保护 D、受害人已用尽外国当地的一切行政和司法手段及程序仍无法获得救济时,国家可实施外交保护 6.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是下面哪些国家? A受害国 B罪行发生地国 C罪犯所属国 D罪犯住所地国 7.下列各罪中,哪些不可以庇护? A危害和平罪 B危害人类罪 C 盗窃罪 D杀害国家元首的行为 8.根据国际法,庇护的对象包括哪些人? A从事政治活动而遭受迫害的人 B从事科学活动而遭受迫害的人 C从事创作活动而遭受迫害的人 D为政治目的而刺杀国家元首的人 二、庇护 1.概念:庇护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而被外国追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并拒绝将他引渡给另一国。 2、性质:庇护是国家的主权行为,是国家从属地优越权中引申出来的权利。庇护权是国家给予个人的一种权利,而不是个人必然有受庇护的权利。 3.庇护的客体(对象):庇护的对象主要是政治犯,也包括从事科学和创作活动而受迫害的人。在国际法上,下列几种情况不得庇护:犯有战争罪、反和平罪和反人类罪的人;犯有种族灭绝或种族隔离罪行的人;非法劫持航空器的罪犯;侵害包括外交代表在内的受国际保护人员的罪犯;刺杀国家元首的罪犯。 案例:英国作家 4.受庇护的人被称为政治避难者,享有一般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庇护国允许其人境、居留,对其进行保护,不驱逐其出境,也不向其它国家引渡。但他们不能从事敌视或有害其本国或导致庇护国违反国际义务的活动。 5.国家行使庇护的空间:庇护行为,国家只能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行使。这叫域内庇护,国际法上还有域外庇护的概念。域外庇护指庇护国在其境外的本国驻外使领馆、军舰、军用飞机内庇护政治犯。其中,一国在其驻外使馆中对外国人给予保护的行为又称外交庇护。根据现代公认的国际法原则,除非国际条约有相反的规定,国家没有域外庇护的权利。在南美国家间存在着外交庇护的作法,但这只是区域国际法的规定,不具有普遍性,不得与一般国际法相矛盾。 36.甲国人兰某和乙国人纳某在甲国长期从事跨国人口和毒品贩卖活动,事发后兰某逃往乙国境内,纳某逃入乙国驻甲国领事馆中。兰某以其曾经从事过反对甲国政府的政治活动为由,要求乙国提供庇护。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关于引渡和庇护的任何条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制度,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2005年???试卷一第一题第31题)?? ??? ?A.?由于兰某曾从事反对甲国政府的活动,因此乙国必须对兰某提供庇护 ?B.?由于纳某是乙国人,因此乙国领事馆有权拒绝把纳某交给甲国 C.?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乙国领馆可以行使领事裁判权,即对纳某进行审判并做出判决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