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人教版)2010年《高考风向标》·生物电子稿 第三部分 稳态及环境 专题十二 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1-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部分 稳态与环境
专题十二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及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一、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 I
4.动物激素的调节 Ⅱ
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Ⅱ
二、植物的激素调节
6.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Ⅱ
7.其他植物激素 I
8.植物激素的应用 Ⅱ
三、实验:
9.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反射弧各结构功能的实验验证分析
2.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的探究
3.神经冲动传导的生理变化
4.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体现
5.动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实验探究与分析
6.相关激素间作用的分析判断
7.探究胚芽鞘尖端的生理作用及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8.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及其实践应用
9.探究生长素对生物器官作用的最适浓度
10.乙烯生理作用的实验探究
考点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基础知识自主疏理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结构基础—反射弧: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
(2)基本方式:反射
2.兴奋的传导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 后,由相对 变为显著 的过程。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静息电位: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是 ;
②兴奋的产生: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是 ;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
②特点: 。
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各级神经中枢功能不同,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4.人脑的高级功能: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具有 、学习、 和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版本差异的内容
5.大脑皮层有关功能区的划分(浙江科技版)
(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又称“第一运动区”,—般支配对侧运动。
(2)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一般支配对侧感觉。
(3)言语区:人类所特有,分为“书写中枢”( 区)、“说话中枢”( 区)、“听话中枢”( 区)、“阅读中枢”( 区)。
6.大脑皮层运动区和感觉区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浙江科技版)
B运动区特点:
①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位置呈 的关系
②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 程度有关
校对: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感受外界刺激 静止状态 活跃状态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突触后膜 单向传递 语言 记忆 思维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w S H V 倒置 精细复杂
●自主检测过关
1.08北京西城模拟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完成反射活动所用的时间决定于反射弧的长度
B.反射活动的完成不需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
D.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路径
.08盐城抽样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下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
测到膜电位变化
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4.(0南通一调)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同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08淮安模拟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