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酥梨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4-11-16约5.68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DB14/T1376—2017

酥梨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酥梨的产地气候条件、授粉品种与砧木、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果实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酥梨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文件。

3.1

缓放

对一年生发育枝不进行任何的修剪处理,又称甩放。

3.2

回缩

对多年生枝短截(轻短截剪去1/3,中短截剪去1/2,重短截剪去2/3)。

3.3

疏枝

将枝梢从基部疏除,包括一年生枝和多年生枝。

3.4

环割

用刀环干或枝一周深刻至木质部。

3.5

刻芽

萌芽前在芽的上方或下方3㎜~5㎜处横刻一刀深至木质部。

2

DB14/T1376—2017

4产地环境条件

4.1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为7.8℃~15℃,年日照时数≥1000h,无霜期≥150d。

4.2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1.5m、有机质含量≥1.0%、地下水位2.0m以下的沙壤或壤土,土壤pH值8.5以下。

4.3地形地势

适宜于平地、坡地、山区丘陵土地排水良好,坡地坡度低于15度,坡向以南、东、西为宜。平地、低洼地要修筑排水渠道,适宜海拔高度400m~1000m。

5授粉品种与砧木

5.1授粉品种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5):1,配置方式为隔行栽植为主也可行内间隔种植。授粉品种选择花期能够相遇的皇冠梨、巴梨、鸭梨、红香酥、雪花梨等。

5.2砧木

杜梨。

6栽植技术

6.1栽植密度

旱地栽培条件下,乔砧果园栽植距离2m×4m。水浇地条件下,栽植距离3m×5m。

6.2挖穴

于前一年落叶以后到封冻之前或当年发芽前,以定植点为中心挖穴,直径1.0m、深1.0m,将底土和表土分放。

6.3施基肥

将25㎏~50kg枯枝、落叶等有机物、农家肥25㎏~50kg与底土混拌后施入坑底,再回填表土,表土在下面,有条件的地方灌透水。

6.4苗木选择

选择优质合格苗木(苗高1m以上、根茎部位直茎粗1cm以上),于定植前将根系浸入水中24h,然后栽植。

6.5定植

3

DB14/T1376—2017

春栽为主,在土壤解冻后期开始到苗木萌芽前为止。定植时将苗木垂直放入栽植穴内,栽植深度以苗木嫁接口在地平面以上3cm~5cm为限。矫正栽植位置后,埋土,边埋边轻提苗木,当填至大半穴土时,轻踩使苗木固定最后将填土踩实,使接口离地面3cm~5cm以上,修树盘,大小1m2,及时灌足水。

6.6覆膜

树盘及时覆膜,膜里低外高,膜大小为1m2。

7苗期管理

7.1定干

定植以后定干,高度80cm~100cm,剪口下留5~8个饱满芽。

7.2刻芽

定干后萌芽以前,对剪口下第二至第六芽之间的饱满芽,选择不同方向的刻3个,在芽上方0.5cm处刻伤,促发长枝。

7.3套袋

从树干顶部套入长50cm、宽10cm的塑料袋,用绳将上、中、下部绑实,叶片长至贴到塑料上时,及时扎孔放风,待塑料袋影响新梢生长时摘掉。

7.4去萌芽

苗木成活发芽后,及时抹除苗木上距地面40cm~50cm以下的萌芽。

8土肥水管理

8.1土壤管理

8.1.1深翻改土

梨园采用行间覆盖秸杆的方法,6月份在梨园覆盖20cm的一层作物秸秆,秋季10月份将腐烂的秸杆耕入土壤中。

8.1.2果园生草

以行间生草为主要方式,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为辅。

8.1.3中耕除草

在没有生草的果园,降雨或补水后,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5cm~10cm。将除下的杂草覆盖树盘,上面零星压土。

8.2施肥

8.2.1土壤施肥

8.2.1.1幼树

4

DB14/T1376—2017

施肥三要素需求量为667㎡施纯氮(N)28.8kg、磷(O5P2)20.8kg、钾(K2O)28.8kg。秋施基肥,每株施入有机堆肥25kg~50kg及其他有机肥、钙镁复合肥等。秋施基肥施入的肥料占全年肥料总量65%左右。春季(解冻后到萌芽前)追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约占全年施肥总量25%左右,大约每株树0.2kg。生长季果实膨大期补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约占全年施肥总量10%左右,大约每株树0.10kg。具体使用按照当地测土配方结果使用。

8.2.1.2成年树

根据树龄、生长势和当年预计产果确定全年施肥量,每生产1kg梨施入有机肥1kg以上,用肥氮、磷、钾比例为1:0.7:1。基肥用量占达到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