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数码管实验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学习资料范文
单片机数码管实验报告
篇一:单片机实验报告——LED数码管显示实验
《微机实验》报告
LED数码管显示实验
指导教师:专业班级:
姓名 :
学号 :
联系方式 :
一、 任务要求
实验目的:理解LED七段数码管的显示控制原理,掌握数码管与MCU的接口技术,能够
编写数码管显示驱动程序;熟悉接口程序调试方法。
实验内容:利用C8051F310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器
基本要求:
利用末位数码管循环显示数字0-9,显示切换频率为1Hz。
提高要求:
在4位数码管显示器上依次显示当天时期和时间,显示格式如下:
yyyy (年份)
mm.dd(月份.日)
hh.mm(小时.分钟)
思考题:
数码管采用动态驱动方式时刷新频率应如何选择?为什么?
二、 设计思路
C8051F310单片机片上晶振为24.5MHz,采用8分频后为3.0625MHz ,输入时钟信号采用48个机器周期。
0到9对应的断码为:FCH、60H、DAH、F2H、66H、B6H、BEH、E0H、FEH、F6H 基础部分:
由于只需要用末位数码管显示,不需要改变位码,所以只需要采用LED的静态显示。采用查表的方法,通过循环结构,每次循环查找数据表下一地址,循环十次后重新开始循环。每次循环延时1s,采用定时器0定时方式1。
提高部分:
四个数码管都要显示,所以采用LED的动态显示。由于数码管的位选由P0.7、P0.6控制,P0端口的其他引脚都没用到,所以对P0端口初始化赋00H,每次循环加40H、选中下一位,四次后十六进制溢出,P0端口变又为00H回到第一个数码管。
每位数码管显示一个段码后都延时1ms(否则数码管太亮,刺眼)采用定时器0定时方式1,依然采用查表法改变段码值。通过循环:
DJNZ R5,BACK
MOVR5,#250 DJNZ R4,BACK MOVR4,#8
来控制每种模式的切换时间,我采用2s切换一次(8*250*1ms=2s)。
切换模式,可以采用改变查表法的偏移量来实现,没切换一次模式,偏移量加04H,三次后回到初始偏移量,来实现三种模式的循环显示。
三、
资源分配
基础部分:
P0.7、P0.6:控制数码管的位选
P1:控制数码管段码的显示
R0:控制段选
提高部分:
P0.7、P0.6:控制数码管的位选
P1:控制数码管段码的显示
R0:控制位选
R1:控制段选
R3:用于改变偏移量来切换模式
R4、R5:控制循环次数,控制模式切换时间
四、 流程图
基础部分:
提高部分
篇二:单片机c语言版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报告
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
一、实验要求
1. 在Proteus软件中画好51单片机最小核心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 2. 在电路中增加四个7段数码管(共阳/共阴自选),将P1口作数据输出口与7段数码
管数据引脚相连 ,P2.0~P2.3引脚输出选控制信号
3. 在Keil软件中编写程序,采用动态显示法,实现数码管显示变量unsigned int
show_value的值(show_value的值范围为0000~9999),即把show_value的千百十个位的值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二、实验目的
1. 巩固Proteus软件和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学习端口输入输出的高级应用
3. 掌握7段数码管的连接方式和动态显示法 4. 掌握查表程序和延时等子程序的设计
三.实验说明
(条理清晰,含程序的一些功能分析计算)
如下图(五)所示,由P1口将要显示的数字输给七段数码管;再由P2第四位输给数码管的公共端,作为扫描输入信号;用外部中断P3.2和P3.3分别接PB1与PB2,实现数字的增减。所要实现的功能是,开始运行电路功能图时,四个数码管分别显示0000,按下PB1增1,直到9999回到0000,相反按下PB2减1,直到0000回到9999。
在算相关数据时,由于要显示个十百千的不同数字,要调用disp函数,disp[0]=show/1000; //显示千位的值 disp[1]=show%1000/100; //显示百位的值
disp[2]=show%100/10; //显示十位的值disp[3]=show%10; //显示个位的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