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一体化教程教学课件作者明光星项目6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故障自诊系统功能 (1)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当自诊断系统检测到故障时,则接通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点亮故障灯,发出报警信号,并将诊断结果以代码(故障码)的形式进行存储。 (2)通过诊断仪能准确读取故障码,以便维修人员迅速、准确地判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故障排除后,还能将存储的故障码清除掉。 (3)当某传感器或执行器发生故障时,ECU将无法得到准确信号而不能输出控制指令时,会自动启动保护系统,以预先设定的参数取代故障传感器或执行器工作,以保证发动机能继续运转,或强制中断燃油喷射使发动机停止运转。 (4)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若某些重要传感器或ECU内部的微处理器,发生故障导致车辆无法继续行驶时,自诊断系统会自动启动ECU内部备用IC电路系统,以保证汽车能继续行驶,以便把汽车行驶到维修站或安全地方,所以此系统又称回家系统。 电控系统工作时,自诊系统随时监测各个传感器、执行器的工作情况,一旦监测系统发现某个传感器输入信号或执行器反馈信号异常时,自诊断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发动机继续工作或停止工作。 (三)随车诊断系统(OBD) 1.OBD的形式 OBD-I型称为第一代随车诊断装置,主要特点是不同汽车的诊断插座的规格及故障码的含义不相同,对于综合性维修厂来说,用通用仪器来读取故障码是不可能的。 OBD—Ⅱ称为第二代随车电脑自诊断系统,是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和加洲环保组织提出的,统一了汽车故障自诊断的各项技术指标。该规范有三种形式:SAE J-1850 PWM;SAE J-1850 VPW;ISO 9141-2。目前,OBD-II故障自诊断规范已被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接受。主要特点是:能大范围的监测发动机电控系统工作情况,尤其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故障监测很有作用。当OBD—Ⅱ系统监测到发动机的排放污染超过该车允许值时,就会点亮故障指示灯。 2.OBD—Ⅱ系统的具体要求 (1)汽车按标准装用统一的16端子诊断座,如图6-2所示。并将诊断座统一安装在驾驶室仪表盘下方,方便驾驶座上的人使用。 (2)OBD—Ⅱ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并规定了两个传输线标准: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 (3)OBD—Ⅱ具有行车记录功能,能记录车辆行驶过程的有关数据资料;能记忆和重新显示故障码的功能,可利用仪器方便、快速地调取或清除故障码。 (4)所有汽车 OBD—Ⅱ检测引脚的选用各不相同,但电源、搭铁等重要引脚选用时相同的。 (四)汽车故障及诊断原则 (1)先外后内 (2)先简后繁 直观检查未找出故障,需供借助于仪器仪表或其他专用工具来进行检查时,也应对较容易检查的先予以检查。能就车检查的项目先进行检查。 (3)先熟后生 由于结构和使用环境等原因,发动机的某一故障现象可能是以某些总成或部件的故障最为常见,先对这些常见故障部位进行检查,若未找出故障,再对其他不常见的可能故障部位予以检查,这样做,往往可以迅速地找到故障,省时省力。 (4)代码优先 (5)先思后行 对发动机的故障现象先进行故障分析,在了解了可能的故障原因有哪些的基础上再进行故障检查。这样,可避免故障检查的盲目性:既不会对与故障现象无关的部位作无效的检查,又可避免对一些有关部位漏检而不能迅速排除故障。 (6)先备后用 1.故障现象 (1)发动机有着火征兆,但不能起动。 (2)起动发动机时,发动机无着火症兆。 2.故障原因 (1)燃油箱油量不足 (2)管路、滤网或燃油滤清器堵塞、渗漏等 (3)电动燃油泵或油泵继电器故障 (4)燃油压力调节器故障 (5)喷油器故障 (6)空气流量计或进气压力传感器故障 (7)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 (8)节气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 (9)发动机转速、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 (10)怠速控制装置故障 (11)电控单元故障 (12)点火系故障 (13)起动系故障 (14)其它机械故障 三、故障诊断与排除 (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 若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提供给ECU的信号失准,则会造成发动机冷车或热车不能起动。 检查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本身或线路是否有故障。以AJR发动机为例,电路如图7-3所示。 1使用诊断仪VAG1551/2读取冷却液温度,发动机热机时应为80~105℃;冷态时应为环境温度。 2测量端子3与1之间的阻值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如数据显示-46℃,表明传感器电源线断路或短路,应进行排除;如数据显示141℃,表明传感器搭铁线短路。应进行排除。 (2)发动机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 若电控单元检测不到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提供的信号时,将无法控制发动机的喷油正时和点火正时,所以发动机不能起动。 检查方法和步骤见第二章。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