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反流性食管炎173例临床分析.pdf

发布:2017-07-17约5.8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年 12月第46卷第34期 · 临床研究 · 反流性食管炎173例临床分析 李龙一 朴学林 裴凤郁 (延边大学福祉医院内科 ,吉林延吉 133002) 摘【要】目的 分析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相关问题。方法 胃镜检查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73例(观 察组),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225例 (对照组),比较两组HP阳性率,并按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比较 HP阳性率。比较HP根除成功(47例)及HP根除失败 (39例)患者中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率。统计学方法采用 xz检验及多元 回归分析。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 HP阳性率为47.3%,对照组为 65.7%,有显著差异(P=0.0001)。反流性食管炎按严重程度 HP阳性率是Ia级为40.3%,Ib级为59.1%,II级为50.0%,Ⅲ级为28.6%,各分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94)。反流性食 管炎复发率在HP根除成功患者中是8.5%,根除失败患者中为5.1%,无统计学差异(P=0.384)。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中HP感染率较低,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无相关,复发率与HP根除与否无相关。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8)34—67—02 目前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陛溃疡及 胃癌 1.3 统计学方法 等发生有密切相关 ,根除HP可以控制症状、缩短治疗时间、预防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复发。但对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之间关系有不同的观察分析 报告。本文主要分析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相关问题。 2 结果 2.1 两组HP阳性率比较 (表 3) 1 材料与方法 观察组HP阳性率为47.3%,对照组HP阳性率为65.7%,观 1.1 一般资料 察组比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001)。反流性食管炎组各分 选择2006年5月~2008年5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观察 级HP阳性率是Ia级为40.3%、Ib级为 59.1%、II级为50.0%、 组为经 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组) Ⅲ级为28.6%,各分级之间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73例,男 :女=3.8:1,平均年龄 (53.4±3.4)岁;对照组为胃镜 表 1 两组患者资料 检查确诊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胃病组)225例,男 :女 = 1.4:1,平均年龄 (52.6±14.1)岁(表 1)。排除的观察对象是胃 癌、食管癌、食管或胃手术史、上消化道出血、近 1个月内服用过 PPI或抗生素等患者。 1.2 观察方法 1.2.1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 采用 2003年 l0月济南全国食 管疾病诊断治疗研讨会修改后的反流性食管炎内镜诊断及治疗 指南 l【】(表2),判定反流性食管炎及其严重程度。 1-2.2 HP检测 采用快速尿激酶试验 (RUT)法,钳取近幽门 2cm范围内的胃粘膜组织,放人一次性孔板中,滴入快速尿激酶 反应剂2滴 ,观察5min,颜色变红判断为阳性。 0级 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 1.2.3 观察对象 比较反流性食管炎组(观察组)及 胃病组 (对 Ia级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 2处 照组)的HP阳性率 ,并比较反流性食管炎各分级之间的HP阳 Ib级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性率。观察HP根除成功群与HP根除失败群之间反流性食管炎 Ⅱ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