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pdf

发布:2024-05-07约1.38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省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

下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

1.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卷面成绩60分,第二部分(综合题)卷面成绩

40分。

2.考试时间75分钟。

3.请在答题卷中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分布最多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B.平原

C.丘陵D.山地

2.世界人口人布总体呈现“人往低处走”的特点,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形平坦B.气候温暖

C.交通便利D.易于开发

3.热带国家,高原上的大部分城市较其沿海城市的主要的优势是()

A.经济发达B.历史悠久

C.气候凉爽D.水源充足

〖答案〗1.B2.B3.C

〖解析〗

〖1题详析〗

由图可知世界人口的56.5%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m的平原地区,故B正确ACD错误。故

〖答案〗选B。

1

〖2题详析〗

海拔低的地区,一般为低平的平原或河谷或盆地,地势低平,交通便利;地势低平,易于开

发,ACD不合题意;地势低的区域可能气候湿热,可能因为沿海而凉爽,可能较寒冷,

气候不一定温暖,故故B符合题意,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3题详析〗

热带的沿海地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凉爽,

适合人类居住,故C正确;沿海地区较内陆高原地区一般经济发达、开发历史悠久,故AB

错误;沿海地区一般位于河流下游,水资源充足,故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石成金』〗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内,地势较为低平的广阔区域,平原地形主要

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高原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的

广阔区域,高原地形的海拔差异十分巨大,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我国的“青藏高

原”,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当然,有很多高原海拔比较低,比如印度的德干高原,

海拔只有500至600米。丘陵的海拔在200至500米之间,起伏相对较小;山地的海拔在

500米以上,起伏相对较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数量为4.92亿。人户分离是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包括“户(籍)在人不

在”和“人在户(籍)不在”两种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户(籍)在人不在”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粤B.沪

C.京D.蜀

5.造成“人户分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水平差异B.教育水平差异

C.婚姻因素D.严格的户籍管理

6.“人户分离”对“人在户(籍)不在”地区的主要影响()

A.提高环境容量B.提供劳动

C.加剧老龄化D.缓解人地矛盾

〖答案〗4.D5.A6.B

〖解析〗

〖4题详析〗

“户(籍)在人不在”的现象主要是指户口在户籍所在地,而人口并不在此居住的现象,即

2

人口流出的现象,该地区一般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四川省(蜀)相比粤、沪、京等地,位于

内陆地区,相对比较落后,人口迁出多,“户(籍)在人不在”现象相对普遍,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5题详析〗

“户(籍)在人不在”的现象主要是指户口在户籍所在地,而人口并不在此居住的现象,即

人口流出的现象。经济因素是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此造成“人户分离”现象的

根本原因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A正确;教育水平差异会影响人口的迁移,但不

是根本原因,B错误;婚姻因素会对“人户分离”有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C错误;严格

的户籍管理会减少人口的流动,不会造成人户分离现象,D错误。故选A。

〖6题详析〗

“人户分离”对“人在户(籍)不在”地区,会占用其资源,减少环境容量,A错误;“人

户分离”对“人在户(籍)不在”地区,即迁入地区,会带来很多劳动,B正确;“人户

分离”对“人在户(籍)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