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物激素调节_二轮复习专用.ppt

发布:2016-04-24约4.29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香蕉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它如其他绿色开花植物一样,也会开花结籽儿。那么,为什么我们常吃的香蕉中没有种子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吃的香蕉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培育后改良过来的。人们通过原来的野生香蕉中有一粒粒很硬的种子,吃起来极为不便。长期的培育和选择,使野蕉发生了变异,果实中没有种子了. 其实严格来说,现在的香蕉并不是没有种子。如果你仔细观察,香蕉里面那一排排褐色的小点就是已经退化的种子 由于香蕉的种子退化了,人们常通过香蕉地下的根蘖幼芽来繁殖它的后代 *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体验高考 1.(2007·海南生物,2)某植物正常受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子果实 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 解析: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往往具有双重性,低浓度能够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能够疏花疏果。 C 2.(2009·广东生物,10)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 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A.延缓叶片变黄 B.促进叶片衰老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A 解析: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者的比例决定了叶片的颜色,叶绿素若被降解,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比例增大,叶片就会变黄,反之,叶片变黄将可延缓。 3.(2008·江苏生物,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解析: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主要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周围,浓度过高抑制了其生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分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横向运输是受单一方向的刺激,如单侧光、重力等,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果实的生长发育是受种子产生的生长素作用的结果;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主动运输,但进入琼脂块是扩散。 4.(2010·重庆理综,4)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 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n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B 解析:由于整个暗室装置按图示方向匀速旋转,则生长素在根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根不会弯曲生长。光源随暗室同步旋转,光由通光孔进入,茎受单侧光照射,使向光侧生长素移向背光侧,引起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弯曲,即停止于起始位置后茎向下弯曲。 5.(2010·江苏生物,23)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多选) A.浓度高于10-6 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BD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直观看出,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且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故选项B、D正确。当生长素浓度为10-6 mol/L时,图中茎段生长量最大,但在10-6~10-3 mol/L之间,仍然是促进植物茎段生长的浓度,A项错误;当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时,生长素的含量在降低,故C项错误。 6.(2010海南卷)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解析】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诱导开花,促进果实生长;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片衰老,诱导芽的分化;脱落酸能促进芽和种子的休眠,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脱落;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根据上述激素的作用可以知道,在低温处理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在逐渐降低,而赤霉素的含量在增多,因此符合要求的选项是A。 A 7.(2011山东卷)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草莓果实自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