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机械效率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机械效率》教案
白城市洮北区铁路第二中学 赵 欣
课 题 机 械 效 率 课 型 探 究 型 新 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能结合实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事实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 教 学
重 点
理解机械效率 教 学
难 点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教 学
关 键
讲清机械效率概念且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理解这一物理量。 教 学
资 源 摩擦较大的木板(20) 做重物的木块(20) 做垫块的木块(20)
弹簧测力计(20) 刻度尺(20)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 学
方 法 实验探究法 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设疑导入
建筑工地上有一堆沙子,要把这堆沙子运到三楼,你有哪些方法?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看哪一组同学想的办法最多? 激趣使学生
乐于参与
新课教学
想想议议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通过多媒体展示三种办法并组织学生讨论:
在把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的过程中,每种
方法中各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2、无论他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是他对什么做的功?
3、在几种不同的方法中他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分别是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思考、比较、分析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并获得三者之间关系的信息。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想想议议
讨论
交流
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通过多媒体展示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及捞桶实例图,分析当做功目的不同时有用功和额外
功的确定也不同。
二、机械效率
(一)、机械效率的概念、公式
在刚才所列的三种运沙方法中,你认为哪 种方法最好?哪种方法最差,为什么?
通过多媒体展示简单机械做功时的图片
讨论、分析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
概念: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η= w有用 / w总
(二)、机械效率的一些特征
组织学生讨论:
1、机械效率有单位吗?
2、为什么机械效率没有大于1的?
3、用小数和百分数来表达机械效率,你
认为那种表达更好?
机械效率的三个特征:
没有单位 总小于1 用百分数表示
(三)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通过多媒体展示起重机工作时的图片讨论、
分析、得出结论
途径有三条:1)减轻机械自重
2)减小机械间的摩擦
3)允许情况下增加物重
(四)例题部分
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
起重机把质量为0.6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104J,起重机
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1)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计算
2)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3)总结、评价
三、探究斜面机械效率
组织学生讨论寻找实验方案分析实验过
程、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到结论
通过多媒体显示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它的倾
师 生 活 动
进一步理解有用功、额外功
引入机械效率概
公式
进一步理解机械效
率的概念
知道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的重要标志
之一,提高机械效率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意在练习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有用功、和总功的概念。
意在让学生学习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通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加深对机械
效率的理解。
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 斜程度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或越低)
3、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包括:
1)实验器材 2)实验设计图(教材109页)
3)实验原理 η= w有用 / w总=Gh / Fs
4)需测物理量 G h F s
5)进行实验
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测量斜面较缓、
较陡、最陡时的机械效率
4、收集数据记录表格(教材110页)
5、分析和论证
结论:斜面越陡越费力,机械效率越高
斜面越缓越省力,机械效率越低
6、评估与交流
小组讨论:怎样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通过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品质。 课堂小结 通过“学到了什么”这一栏目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包括对三种功的认识,对机械效率 的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及提高途径,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其倾斜程度的关系等。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有用功(w有用)+额外功(w 额)=总功(w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