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闻写作第十一部分 特写、专访写作.ppt

发布:2017-12-14约2.9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出版社 社文分社 新闻写作 第十一部分 特写、专访写作 第一单元 新闻特写写作 一、新闻特写的含义 新闻特写是生动、形象地描写被报道对象富有特征的片断或瞬间动态,再现新闻事实的一种特殊的新闻体裁。 二、新闻特写的种类 以题材为标准,特写可分为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场景特写三类。 (一)人物特写 人物特写以人物为报道对象,要求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的活动的某个侧面,某种行为动作或者性格特征,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二)事件特写 事件特写是“再现”新闻事件的形象化的报道,是通过截取富有特征的一两个片断或场面来绘声绘色地再现事件的这样一种新闻报道。 (三)场景特写 场景特写是通过摄取新闻事件中最典型、最集中、最感人的场面来加以描绘,再现其特色、规模、气氛等,完成对整个事件或社会风貌把握的这样一种新闻报道。 三、新闻特写的特点 (一)素材的普遍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体裁,特写在选材时虽然比一般新闻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但题材十分广泛,大到国际政治、军事、经济问题,小到一件平凡小事、趣闻或小闹剧,都能成为特写的好材料。 (二)价值的耐压性 众所周知,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缺乏时效性的新闻是没有价值可言的。但是,特写的素材却大不一样,尽管它也属新闻范畴,特写的时效性不像纯新闻那样强,可以放置几天、十几天、几个月再发表出来。 (三)内容的趣味性 特写又被称作趣味性报道,浓厚的趣味性往往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呼应。成功的特写总是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充满趣味性,总要有一个到数个趣味点来吸引着读者眼球、激发其阅读兴趣。 (四)写作的创造性 这是针对特写写作的主观方面来说的。作者通过努力寻找,发现了特写素材,需要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不同的角度、层面上去理解认识素材,发掘其价值意义。 四、新闻特写的写作要求 (一)善于发现题材,巧妙捕捉镜头 由于新闻特写首先要能“叙事如画”,因而现场的画面至关重要。现场镜头(包括现场同期声)的采集是特写写作的前提,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时时处处用心留意,善于捕捉拍摄那些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并迅速判断出这一瞬间的价值意义和与主题的关系,进而再抓拍一些与之有关的现场画面。 (二)注重全面分析,力争以小见大 新闻特写首先是新闻,其次才是特写。因此,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必须提供新闻事实,让受众了解新闻概况。 (三)运用多种技巧,力求生动传神 特写是一种描绘性的新闻报道,在写作中应力求以生动、准确而富有动作感、立体感的描写为基础,以达到生动、形象、感人的目的,这就需要在不违背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加强写作技巧、手法方面的历练。新闻特写的技能技巧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训练。 1.抓住关键点 特写只是截取人物、事件或场景的某个横断面来放大观察和集中叙写。这种横断面通常应当是能反映事物特征的片断或事件发展的高潮部分,或最具特征、最富表现力的细节。 2.制造气氛、情景交融 在新闻特写中,作者还要常常运用铺垫、烘托等方法制造特定的气氛,设置兴奋点,然后再描绘相应的人物和事件,使之更加形象、生动、感人,更好地吸引读者,引起其内心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 3.综合运用表现手法 要使事物生动传神,还要努力把握对象的神韵和动感,以加强特写的视觉感、现场感、画面感,求得栩栩如生的叙事效果。这就要求记者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再现力,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比喻,通过细描、白描等表现手法来生动展示其特征,真切再现新闻事实,再现其境、其人、其声、其亮点,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知识链接】 (一)新闻特写的鉴定技巧 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 (二)范文鉴赏 80年后的告慰 巍巍钟山,默默无语。中山美陵,庄重肃穆。 1日上午8时15分,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抵达中山陵,开始历时近1小时的谒陵活动,纪念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 博爱坊静静伫立,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二字历久弥新。这是先生生前最爱题赠友人的词句,其中凝结了先生一生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怀。 第二单元 专访写作 一、含 义 专访又称新闻专访或专题采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事件、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