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本)
建设单位: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环评单位: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8月 成都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3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3
1.2工程主要内容 3
1.3方案比选及建设项目符合性分析 5
2 环境现状 5
2.1 工程沿线环境质量概述 5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5
3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6
3.1项目污染源分析 6
3.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7
3.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7
3.4 环境敏感区环境影响分析 10
3.5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情况 10
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13
3.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13
3.8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13
3.9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情况 14
3.10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4
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4
5 联系方式 14
5.1建设单位 15
5.2评价机构 15
1 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201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发改基础〔2013〕269号)对6号线一期予以批复。201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的批复》(发改基础〔2015〕958号)对6号线二期予以批复。2015年6月,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编制完成《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北起望丛祠站,经望丛中路、西区大道、浦兴街、校园路、盛发街、沙西线、交大路、沙湾路、一环路、顺江路、锦华路、三环路、三色路、中柏大道,南至终点站观东路站,全线主要经过郫县、高新西区(属于高新区)、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高新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法规的要求,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铁二院开展编制《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工作,其按照相关导则于2015年8月编制完成报告书初稿。
1.2工程主要内容
一期工程(川师影视学院站~观东路站)全长28.8km,全部为地下线,设站25座,其中换乘站11座,全部为地下站;二期工程(望丛祠站~川师影视学院站)全长18.6km,全部为地下线,设站13座,其中换乘站3座,全部为地下站。线路全长47.4km,共设车站38座;设置一段一场,南面设车辆段一座,北面设停车场一座;共设置3座主变电所;计划于2016年初开工,预计2020年底建成通车。
设计年限为:初期2023年;近期2030年;远期2045年。
行车组织及运营管理:列车运营时间为早5:30至晚23:30,全日运营18小时。
线路:双线,最小曲线半径:区间正线一般为400m,困难地段为350m;车站正线一般为直线,困难地段不小于1500m;辅助线路一般为250m,困难地段为150m。
轨道:轨距1435mm;正线、辅助线采用60kg/m 钢轨9 号道岔,试车线采用60kg/m 钢轨9 号道岔,车场线采用50kg/m 钢轨7号道岔。
车型及编组: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的A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
工程投资:约336.86亿元。
建设工期:2016年底陆续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开始试运营。
图1 6号线一、二期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
1.3方案比选及建设项目符合性分析
通过对《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和《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对比,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执行了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相关意见,工可方案在线路走向、敷设方式、速度目标、列车编组等重要设计参数上与建设规划总体一致。
2 环境现状
2.1工程沿线环境质量概述
2.1.1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现状调查及监测结果,工程沿线现状主要受交通噪声影响,评价范围内有敏感点的155处,部分敏感点在昼间监测时段环境噪声超标,超标原因主要是交通噪声影响。
2.1.2振动环境质量现状
本工程沿线132处振动敏感点,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居民、文教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混和区、商业中心区”等标准限值,各敏感点昼夜振动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均达标。
2.1.3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工程涉及的地表径流主要有沱江河、府河、沙河,均属川西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