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计算题归类及例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8 页 · 共 8 页
2015年高考计算题专题讲义
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常用方法: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是,正比乘反比除,增用加降用减。
一、有关纸币(或货币)的计算方法
1.基本原理及其公式
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⑵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的关系
①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
②纸币贬值率(或货币贬值率)=。
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与商品价格成正比。
①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为X%,则通货膨胀后的价格=原来的商品价格×(1+X%)
②通货紧缩率(或物价下跌率)为X%,则通货紧缩后的价格=原来的商品价格×(1-X%)
⑷商品价格与纸币价值(货币价值)成反比。商品价格=。
①假设纸币(或货币)贬值率为X%,则纸币贬值后的价格=
②假设纸币(或货币)升值率为X%,则纸币升值后的价格=
M国2013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 )
A.下降10% B.上升10% C.上升30% D.上升50%
2013年,某国待售商品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是15元,该年度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多投入5000亿,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当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分别是( )
A.20% 20% B.33.3% 50% C.15% 15% D.20% 25%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如果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 )。
A.增加32% B.增加26.4% C.增加40.8% D.增加6%
)假设2013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4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 B.12.5元??????????? C.18元???? ??? ??D.18.75元
二、有关外汇汇率变化的计算方法
1.基本原理及其公式
⑴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⑵汇率的表示方法:如:100美元=725元人民币。注意区别人民币外汇汇率和人民币汇率。
①人民币外汇汇率是以外币为基础兑换人民币的比率,可表示为:人民币外汇汇率即外币对人民
币的汇率=外币/人民币。
②人民币汇率是以人民币为基础兑换外币的比率,可表示为:人民币汇率即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人民币/外币。
⑷基本公式一:假设1单位本国货币=M单位外国货币,
①若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升值X%,则1单位本国货币=M×(1+X%)单位外国货币。
②若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贬值X%,则1单位本国货币=M×(1-X%)单位外国货币。
③若外国货币对本国货币升值X%,则1单位本国货币=单位外国货币。
④若外国货币对本国货币贬值X%,则1单位本国货币=单位外国货币。
⑤若本国货币汇率上升X%(即本币对外币汇率上升X%),则1单位本国货币=M×(1+X%)单位外国货币。
⑥若本国货币汇率下降X%(即本币对外币汇率下降X%),则1单位本国货币=M×(1-X%)单位外国货币。
⑦若本国通货膨胀率为X%,则1单位本国货币=单位外国货币。
⑧若本国通货紧缩率为X%,则1单位本国货币=单位外国货币。
⑸基本公式二:若A国与B国货币兑换比率为=M∶N,则
①若A国货币升值或贬值率为X%,则变化后汇率=∶N,
②若B国货币升值或贬值率为X%,则变化后汇率=M∶,
③若A国货币通货膨胀率为X%,则变化后汇率=(M×(1+X%))∶N,
④若B国货币通货膨胀率为X%,则变化后汇率=M∶(N×(1+X%)),
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影响,2007年8月21日,100美元兑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