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校疫情常态化防控课件.pptx

发布:2025-04-03约2.96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校疫情常态化防控课件

有限公司

汇报人:xx

目录

疫情防控基础知识

01

个人防护与卫生习惯

03

线上教学与学习支持

05

学校防控政策解读

02

校园环境消毒与管理

04

心理健康与辅导

06

疫情防控基础知识

01

疫情基本概念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了解这些途径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病毒传播途径

群体免疫是指当足够比例的人口对某种疾病免疫时,疾病传播会受到限制,从而保护整个社区。

群体免疫概念

新冠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1-14天,期间患者可能无症状但具有传染性,需特别注意。

潜伏期与传染性

01

02

03

病毒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给他人,保持社交距离可降低风险。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口鼻眼等黏膜,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勤洗手是预防关键。

空气气溶胶传播

在封闭空间内,病毒可能通过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气溶胶)传播,需加强通风和佩戴口罩。

防疫基本措施

在校园内,学生和教职工应始终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佩戴口罩

01

定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以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消毒

02

在校园内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食堂、教室等封闭空间内。

保持社交距离

03

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并隔离观察。

健康监测

04

学校防控政策解读

02

国家防控政策

01

02

科学精准防控

划分风险区,优化核酸及隔离方式,保障学校正常教学。

疫苗接种要求

强调适龄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接种率。

学校防控实施细则

实施晨午检,记录体温,异常及时就医。

体温检测制度

加强校园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填写消杀记录。

消杀通风管理

02

01

设置临时留观点,配备应急物资,规范隔离流程。

应急隔离措施

03

应急预案与演练

制定详细应急预案,明确各环节职责与应对措施。

预案制定

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提升师生应急反应与协同能力。

实战演练

个人防护与卫生习惯

03

日常个人防护

在校园内,学生和教职工应正确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人群密集或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场合。

正确佩戴口罩

定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

勤洗手保持卫生

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避免触摸面部

在校园内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尤其是在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

保持社交距离

校园卫生管理

学校应定期对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定期消毒清洁

教育学生正确分类垃圾,并确保垃圾得到及时和正确的处理,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垃圾分类与处理

建立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防止疫情扩散。

健康监测系统

健康监测与报告

学生和教职工每日需进行体温检测,记录体温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日常体温检测

任何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立即向学校报告,并遵循学校指引进行隔离和就医。

症状自我报告

建立个人健康日志,详细记录个人健康状况和接触史,便于追踪和管理。

健康状况日志

根据学校安排,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定期核酸检测

校园环境消毒与管理

04

校园消毒流程

学校应根据疫情情况和校园特点,制定详细的消毒计划,包括消毒频次和消毒区域。

制定消毒计划

01

根据卫生部门的指导,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确保消毒效果。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02

消毒人员需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按照操作规程对教室、食堂、卫生间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毒。

消毒操作规范

03

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措施达到预期效果,保障校园环境安全。

消毒效果监测

04

公共区域管理

学校应确保公共区域如教室、图书馆等每天至少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定期通风换气

01

在校园入口、食堂、卫生间等高流量区域设置消毒站点,配备免洗消毒液供师生使用。

设置消毒站点

02

减少或取消大型集会,限制公共区域内的聚集性活动,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限制聚集活动

03

在公共区域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教育学生正确分类,减少病毒通过垃圾传播的可能性。

实施垃圾分类

04

废弃物处理规范

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废弃口罩收集箱,确保废弃口罩不与其他垃圾混合,防止病毒传播。

01

废弃口罩的分类与处理

教育学生正确分类垃圾,如将使用过的消毒湿巾、餐巾纸等归为其他垃圾,避免污染可回收物。

02

垃圾分类投放指导

使用过的消毒液瓶应清洗干净后回收,或按照危险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防止化学残留。

03

消毒液瓶的处理

线上教学与学习支持

05

线上教学平台介绍

Mo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