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人与环境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PAGE
PAGE5
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理解生态踪迹的概念和特点
1.(2024山东高二期末)生态踪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
A.绿色出行、运用低耗能电器,能削减生态踪迹
B.生态踪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少
C.生态踪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
D.降低肉食比例,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增大生态踪迹
2.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生态踪迹与生态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会使生态踪迹增大
B.开车出行相比步行、吃牛肉相比食用蔬菜,都会增大生态踪迹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踪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生态踪迹小
题组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是 ()
A.大量运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导致雾霾天气
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削减成本、增加产量
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下降
4.地球已受到极其严峻的破坏,假如不实行紧急且更大力度的行动来爱护环境,地球的生态系统将受到日益严峻的威逼。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的必定选择
B.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与人口增长过快有关
C.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荒漠化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D.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以缓解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
5.(2024江苏淮阴、天一、海安、南京师范附中模拟)由于海洋的“公有性”,很多国家每年都向海洋中倾倒大量废物,其中多数为有机养分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废物的倾倒,导致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B.海洋污染导致水产品体内残留毒素增加,鱼类受这一影响比藻类更加严峻
C.海洋水体有净化功能,只要向海洋中倾倒的废物适量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污染物排放导致赤潮的爆发,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复原力稳定性较低
6.(2024湖南长沙模拟)科学探讨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海洋所汲取的二氧化碳也明显增加,pH下降,导致“海洋酸化”。“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酸化”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B.“海洋酸化”主要是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
C.长期“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洋生物种群密度减小,进而使生产者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削减
D.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须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题组三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7.(2024湖南永州高二期末改编)下列有关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牢靠个人努力解决
B.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C.利用潮汐发电有利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D.大气平流层臭氧量削减会造成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大
8.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峻威逼,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温室效应是由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过多,打破了生物圈中的平衡。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可以实行的有效措施包括(写出两条)。?
(2)面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人类的必定选择是走的道路。?
(3)人类和自然要和谐共生,我们应当变更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下列做法中,与提倡节能环保理念相违反的做法是。?
A.开发利用太阳能,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
B.加大农药、化肥运用量,增加粮食产量
C.运用节能家电产品
D.分类回收、再利用生活垃圾
E.用菜篮子代替塑料袋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A
2.D
3.C
4.D
5.B
6.C
7.A
1.A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踪迹的大小可能不同(教材第83页),绿色出行、运用低耗能电器,能削减生态踪迹,利于可持续发展,A正确;生态踪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教材第83页),B、C错误;降低肉食比例,可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小生态踪迹,D错误。
2.D人口增长,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增大,即生态踪迹增大,A正确;开车比步行消耗的资源多,吃牛肉比食用蔬菜消耗的资源多,开车和吃牛肉都会增大生态踪迹,B正确;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踪迹的大小可能不同,C正确;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但影响生态踪迹的因素不仅有人口规模,还有生活方式、技术条件、生态生产力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