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中的幼儿故事征文.doc
国学经典中的幼儿故事征文
TOC\o1-2\h\u20069第一章《国学经典中的幼儿故事:开启智慧的宝藏》 1
19450第二章《解析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常见内容类型》 1
3628第三章《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独特魅力》 2
24243第四章《我的深切感受: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教育意义》 2
4088第五章《从实例看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影响力:引用经典故事原文》 2
6920第六章《国学经典幼儿故事在当代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3
18156第七章《深入探讨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传承问题》 3
7923第八章《总结: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永恒意义与未来展望》 3
第一章《国学经典中的幼儿故事:开启智慧的宝藏》
国学经典中的幼儿故事就像是一座装满智慧的宝藏,等待着孩子们去挖掘。比如说《三字经》,里面就有很多适合幼儿的故事。“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讲的是黄香的故事。小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身体把父亲的被窝暖热。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故事简单易懂,而且传递了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孝道。孩子听了这个故事,就会知道要孝顺父母,小小的故事却蕴含着大大的道理。还有《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也是幼儿能理解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故事,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学习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为他们开启智慧的大门。这些国学经典中的幼儿故事就像一把把小钥匙,打开孩子认知世界的新通道。
第二章《解析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常见内容类型》
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内容类型丰富多样。其中有关于品德教育的故事。像《论语》中的一些小故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虽然是孔子对自身修养的要求,但也可以改编成适合幼儿的故事。告诉幼儿要经常反省自己,对人要忠诚,和朋友交往要有诚信。这就是品德修养方面的内容。还有历史故事类型的,例如《史记》中的一些故事简化后适合幼儿。像大禹治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大禹为了治水,不辞辛劳,多年过家门而不入。幼儿听这样的故事,可以了解历史,同时也能学到坚持和责任感。另外还有神话故事类型的,像《山海经》里的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展现了精卫顽强的意志,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第三章《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独特魅力》
国学经典幼儿故事有着独特的魅力。首先是语言简洁优美。就拿《诗经》来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的句子简单又富有节奏感。幼儿听的时候很容易被吸引,即使他们可能不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优美的韵律就像一首动听的歌。其次是故事中的形象生动鲜活。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机智勇敢。“老孙来也!”这样的形象在幼儿心中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幼儿在听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时,会被他的勇敢所感染。而且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魅力还在于它的文化底蕴深厚。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例如《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虽然其中有些内容在现代需要批判地看待,但整体上它传达了中国古代重视孝道的文化传统,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文化的传承。
第四章《我的深切感受: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教育意义》
我深刻地感受到国学经典幼儿故事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在家庭中,我给孩子讲《孟母三迁》的故事。“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通过这个故事,孩子明白了环境对成长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里,老师给小朋友们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小朋友们从中学到了遇到危险要冷静,要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些国学经典幼儿故事就像一位位无声的老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五章《从实例看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影响力:引用经典故事原文》
国学经典幼儿故事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来看《掩耳盗铃》这个故事,原文是“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矣!”一个人想要偷大钟,却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幼儿听了这个故事,就会知道自欺欺人的做法是不对的。再比如《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