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冶炼分厂阳极炉工序工艺操作规程-说明书.doc

发布:2018-07-21约3.7万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77.150 H60/69 Q/KPGS 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昆鹏公司企业标准 Q/KPGS — 冶炼分厂工艺操作规程 阳极炉工序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 07 - 30发布 - 07 - 30实施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阳极炉炉前工艺操作规程 1 1.1 范围 1 1.2 生产基本原理 1 1.3 生产工艺流程 1 1.4 阳极炉主要规格参数和主要工艺控制 2 1.5 原、辅、燃料的规格性能及产品标准 3 1.6 阳极炉工艺过程操作 4 1.7 阳极炉风机及水泵的操作说明 6 1.8 阳极炉烘炉及停炉操作 7 1.9 氮气底吹系统操作 10 1.10 应急方案 11 1.11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2 2 阳极炉炉后工艺操作规程 13 2.1 范围 13 2.2 主要原辅材料 13 2.3 主要设备、工器具 13 2.4 作业质量要求 14 2.5 操作台和炉后PLC系统 14 2.6 浇铸控制室岗位操作规程 22 2.7 废阳极岗位 25 2.8 喷涂岗位 26 2.9 工艺日常管理与维护 28 2.10 浇铸岗位辅助工作 30 2.11 影响阳极板质量的各种因素分析 30 2.12 浇铸中常见故障的处理 31 2.13 安全生产风险 32 3 煤气站工艺操作规程 33 3.1 主要原辅材料 33 3.2 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34 3.3 作业质量要求 36 3.4 生产基本原理 37 3.5 岗位操作 38 3.6 煤气站筛煤系统 40 3.7 应急方案 41 前言 本操作规程是在2010版《会理县昆鹏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分厂阳极炉工序工艺操作规程》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主要变化如下: ——本规程增加了阳极炉烘炉、停炉、浇模、氮气底吹等工艺操作。 ——本规程增加了阳极炉移动喷吹罐操作。 ——本规程增加了阳极炉喷涂要求和废阳极岗位模子状态调整操作。 ——根据各工序操作中的实际情况对点炉、送气操作程序作了必要的完善和调整。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相关技术经济指标作了必要的修改。 ——根据各工序操作中的实际情况对操作程序作了必要的完善和调整。 ——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范了格式。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2010版原工艺操作规程 本标准由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昆鹏公司冶炼分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昆鹏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辉 伍发伟 冯建平 李树春 闵富霖 王洪斌(阳极炉部分) 李恒 赵开国 帖刚(煤气站)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0年5月 本修改版标准发布日期:2013年7月 编制: 审核: 批准: 阳极炉工序工艺操作规程 阳极炉炉前工艺操作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昆鹏公司冶炼分厂阳极炉工序160t回转式阳极炉的操作方法和作业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昆鹏公司冶炼分厂阳极炉工段160t回转式阳极炉。 生产基本原理 转炉吹炼的粗铜,一般含铜98.5~99.0%,其余全部为杂质。 这些杂质主要是铁、镍、砷、锑、铋、硫和氧,还有一定数量的贵金属,因此转炉粗铜必须进行火法精炼,除去部分杂质,使含铜量达到99.1%以上。粗铜火法精炼在回转式阳极炉内进行,可以分为进料、氧化、排渣、还原、浇铸五个阶段。 氧化基本原理:氧化过程实质上是依据不同元素对氧的亲和力不同将压缩空气通入铜熔体中,利用空气中的氧将硫及部分杂质氧化造渣或以气态形式挥发除去的过程。 铜熔体中元素对氧的亲和力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铝、硅、锰、锌、铁、镍、砷、锑、铅、硫、铋、铜、银、金、硒、碲。 由于铜熔体中铜占绝大多数,故铜与氧的接触机率远远大于氧与杂质的接触机率,铜首先发生氧化作用生成Cu2O,随着熔体中Cu2O浓度的升高,Cu2O与金属杂质发生反应,杂质氧化造渣、挥发除去,基本反应式如下: 4Cu+O2=2Cu2O [Cu2O]+[Me′]=2[Cu]+[Me′O] Cu2S+2Cu2O=6[Cu]+SO2↑ 式中:[Me′]——金属杂质。 [Me′O]——金属氧化物。 还原基本原理:还原过程是在铜熔体中的杂质氧化除去符合要求后,对铜熔体中存在的约8%的Cu2O进行还原,以脱除铜熔体中的氧,选用含有大量碳的固体煤基还原剂进行还原,其基本反应式如下: Cu2O+C=2Cu+CO↑ Cu2O+CO=2Cu+CO2↑ 还原结束,使铜熔体中硫和氧的含量降低到最低限度,使铜品位进一步提高,并浇铸成适合电解需要、平整细密、有一定外形尺寸的阳极铜。 生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