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视新闻的真善美.ppt

发布:2025-03-07约1.39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電視新聞的真善美張建人媒體素養及視聽媒體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應用

前言:知識的爆炸,資訊〔媒體〕的快速傳遞,現代的閱聽人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解讀,雖然知識的來源豐富,但是如果依照現今的媒體生態來看,盡信書不如無書,如何適當的教導孩子吸收資訊,反而成為家長和老師,最重要的課題。

打開電視、連上網路、翻開報紙!八卦黑白講、政治口水戰、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暴力色情充满著媒體,為了搶收視,媒體遺忘發揮社教功能的使命,一昧利用觀眾喜好新奇的心理,將搧色腥類的新聞事件,以渲染誇大的手法,強迫閱聽人收視。

看電視是台灣民眾生活重要的一局部,電視頻道包括有線與無線頻道超過一百個以上的頻道,製播新聞頻道的就高達十台以上,其中更包括每天播出長達十六小時新聞的新聞專業台六家,質量不佳,分級不明,媒體改善,無法提供優質的內容。綜觀台灣影視媒體進入全球化競爭,眾多頻道分食有限的觀眾與廣告大餅,新聞製播環境日趨惡化,媒體社會責任成為空談。

如何從現有的媒體中做選擇,或是如何指導孩子觀賞,其中的技巧和難度,有待大家共同努力。

新聞的定義:NEWS發生在距離自己最近,最能引起自己興趣,也還有後續影響發展的事件。

影片觀摩:美女與野獸

電視新聞的真善美真:期望:必須是真實的。現實:假新聞的存在??

善:期望:必須善盡媒體社會教育的功能。現實:受到收視率箝制。?

美:期望:鏡頭的美感。現實:煽色腥掛帥幾乎無美感可言。

新聞守門人守門人理論是傳播學的理論,起源心理學家KurtLewin建構的名詞「守門人」,之後李溫承繼研究,延伸出「守門人行為」(gatekeeping)的觀念,即新聞媒體在從消息來源獲得大量資訊後經編輯篩選、刪減的過程。至於資訊的選擇規範則建立於「守門人」自身。

Berkowitz〔1991年〕的研究發現電視看門人精心挑選地聲稱製造好新聞節目是他們「本能」的決定,Berkowitz發現所謂的「新聞判斷」或者「新聞價值」影響著守門人。

McCombs和Becke(1979)也發現工作角色可能在守門人裡有影響力,組織的定位和資源也會影響新聞主題的選擇。

馬克思主義認為媒體都被大財團控制,因此守門人的行為也因此受到組織上層影響,雖然一方面替閱眾去蕪存菁選擇新聞,一方面也擔任資本家的打手替他們選擇其希望讓大眾得知的信息。://=%E5%AE%88%E9%96%80%E4%BA%BA%E7%90%86%E8%AB%96variant=zh-tw?

記者N2N3N1N4編輯台閱聽人N5~NnN1N3N4N3

收視率的迷思收視率:收視率指在某個時段收看某個電視節目的觀眾人數,以百分比表示。現在一般由電視台委託專業公司,通過電話或其他方式抽樣調查來得到收視率。

節目平均收視率指觀眾平均每分鐘收看該節目的百分比,收視總人口指該節目播出時間內曾經觀看的人數〔不重複計算〕,所以有時會出現收視率較低,收視人口較高的狀況,但排名仍以收視率為準。

新聞自由與新聞道德:新聞自由:新聞自由乃是憲法為了保障新聞媒體自主性,以使其發揮監督政府的制度性功能,而給予新聞媒體的一種根本權利保障。??

新聞道德:???

新聞自律:新聞從業人員執行採訪任務,是第四權的發揮,但不能是濫權,一般人甚至是政治人物,可以拒絕新聞記者採訪嗎?

適合觀看的新聞頻道公共電視大愛非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