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上海交通大学无机化学课件第四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关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本章所涉及的内容;一、化学反应速率及表示方法;速率表达式中各项的意义?
与化学反应的对应关系?
*注意:
(1)反应速率的表示应写清角标;
(2)运用公式注意正、负号。
2.瞬时速率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表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
;解图!;;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3.反应速率的求得:
一般用实验的方法;
要设计一个很好的实验方案;
求反应体系中那个易求得的速率再转换成其他;
C6H5N2Cl+H2O?C6H5OH+H++Cl-+N2
;实验测定;下面要讨论的问题:;二、反应速率理论简介;反应有多快?;2.有效碰撞:
形成产物的碰撞(碰撞分子的能量、碰撞的方向)。
有效碰撞的条件:
活化分子、有效的碰撞方向;
活化分子:
具有一定能量的分子 活化能;
活化能的意义:
使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能够断开旧键,形成新键。
*不同的反应体系,活化能的大小不同。;有效碰撞图解;;3.阿仑尼乌斯公式(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和体系活化能的关系)
Z是总碰撞次数,与分子的个数(浓度)有关;
f是能量因子,与分子的活化能有关;
P是方位因子,与碰撞的方向有关。
*若不考虑方位因子(?),则反应速率正比于分子
的浓度和活化能。;(2)过渡状态理论:
*碰撞理论的总结与不足,过渡状态理论的
形成对其的补充。
1.过渡状态理论的基础是碰撞理论。
2.过渡状态理论的要点:
反应并非一步完成,有一个中间状态——
过渡状态(活化中间体);
活化中间体的特征:能量高、稳定性差、结合力弱;;?rHm0;;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过渡状态理论中反应结果的决定因素:
从热力学角度考虑:
△H 、△G:
常温下,体系一般倾向于△H 0的方向*。
从动力学角度考虑:
a.活化中间体的浓度;
b.活化中间体的分解速率。
;;关于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三、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
反应级数不一定为整数、对于复杂反应,可以为零和分数。这是由反应机理所致。
一般而言,反应分子数不会很大,超过4分子的基元反应就很少见了(?)。反应分子数大的反应多为复杂反应。
反应级数的概念基于碰撞理论,对于复杂反应,有时不能用反应级数的概念。
*为什么?;零级反应;一级反应;一级反应-------半衰期(t1/2);;二级反应;3.反应级数与简单反应的机理:
反应速率方程由实验所得;
复杂反应由数个基元反应组成,实验所得的反应速率方程是什么?
——控制速率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
;;稳态法处理反应机理;; 4.反应速率常数k:
k的意义:比速率
k是温度的函数:
k的量纲,A的量纲及量纲与反应级数的关系;
k与kA、kB的关系:
;5.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v=kCAmCBn
(1)浓度的影响:
反应物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大;
(2)温度的影响:
定性:温度上升10度,反应速率增加2~4倍(经验公式);
定量:
温度升高,影响的是能量因子,且对活化能大的体系影响大。
;;;图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类型; ;四、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对活化能的改变;催化剂对反应历程的改变;;催化剂的高选择性(1);催化剂的高选择性(2);2.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
均相催化:反应物和催化剂同一相,一般反应的速率较快;如一氧化氮催化二氧化硫的反应;
多相催化:反应物与催化剂不同相,一般催化剂为固相。
*多相催化的过程较复杂,含吸附、反应、解吸等过程;与复杂的吸附机理、传质速率、反应活性等诸多因素有关。
;;催化反应举例:
2SO2+O2 2SO3 无催化剂参加的反应,活化能较大;
若用NO为催化剂,则上述反应可认为分成下列两个活化能较小、反应速率较快的反应:
2NO+O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