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内墙抹灰质量】QC成果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提高内墙抹灰质量
济宁瑞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兖州项目部QC小组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本工程总建筑面积,其中面积,建筑面积为。地下为一层,地上设备夹层、1-12层;地下一层高度为4.66,设备夹层层高2.19,1-11层层高3.8,12层层高4.2,机房层层高3.8, 12层大会议室层高5.1,局部比屋面高0.9,建筑高度为49.55,石材玻璃幕墙高为54.00米
制图:朱存银 时间:2012年6月30日
四、现状调查
我们对近期施工的同项工程调查,对影响装饰内墙抹灰工程质量潜在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见下表。
表二
序号 影响质量因素 频数(点) 累计点 累积(﹪) 1 内墙抹灰只在墙体与砼框架柱及梁贴网格布 33 33 66 2 配合比不精确 10 43 86 3 砂含泥量大 4 47 94 4 墙体浇水不充足 2 49 98 5 其他 1 50 100 制表:朱存银 时间:2012年2 月20日
通过排列图分析,找出内墙抹灰质量,是影响装饰分部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经小组讨论本工程确定提高内墙抹灰质量为本课题主攻向。
五、课题目标及可行性论证
1、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经小组成员讨论,决定本课题活动的目标为:
图三
内墙抹灰质量目标柱状图 制图:朱存银 时间:2012年11月21日
2、可行性论证
① 此工程系市重点工程,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及支持工作,小组成员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施工员、等组成,责任心强,能团结协作。
② 小组成员大多是经验丰富的现场能手,对工程情况非常了解、熟悉。
③ 工程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强,完全能够胜任及解决技术难题。
六、原因分析
1、针对影响内墙抹灰质量,我们运用系统图进行分析:
图四
制图:朱存银 时间:2011年11月22日
2、确定要因
小组成员针对6个末端因素确定要因
确 定 要 因
表三
序号 末端因素 论 证 结 果 是否要因 1 技术培训少 质量意识差,技术不熟悉。 现场组织民工进行业务技术培训 2 技术未创新 施工工艺
不符合要求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对抹灰工艺创新(所有墙体在找平层处增加一道网格布) 3 产生收缩裂缝 砌块浇水不充足 对墙体提前充分浇水 4 责任划分不清 检验制度不完善 完善“三检制” 5 人为误差大 配合比失调 重新配置计量器具
(磅称) 6 养护不及时 秋季风大干燥 充分润湿墙体,加强养护 制表:朱存银 时间:2011年11 月23日
3、针对两个主要原因,我们再次对要应进行论证。
要 因 论 证
表四
序号 要 因 论 证 结 论 1 技术培训少 对现场50民工抽查,结果只有70﹪熟悉技术业务,30﹪不懂技术业务。 是要因 2 技术未创新 内墙抹灰特别是阴阳角,抹灰层平均厚度难以控制。 是要因 制表:朱存银 时间:2012年 11月23日
通过对两个主因的再次论证,小组一致认为这两个主因是准确的。
七、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已确定的两个主因,按5W1H要求制定对策,并认真执行。
表五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时间 负责人 1 技术培训少 现场举办培训班3期 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 现场组织民工轮流3次进行业务技术培训 项目部办公室 2012年10-11月 朱存银 2 技术未创新 共同讨论及创新施工工艺 保证墙面不裂纹,准确确定抹灰层平均厚度,及抹灰后墙体厚度一致 找平层与面层之间,满贴一层网格布 施工现场 2012年10-11月 朱存银 制表:朱存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