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5年下《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8-02-09约2.0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语文5年下《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交流搜集、积累的相声、剧本、快板等语言材料,不断丰富语言积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课前准备     整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各类语言材料;小组合作演一演语言类节目。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激情导入   师: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读对话,交流感受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教师巡视课堂,使小组内的交流能围绕“说话”这个话题展开。)   3.全班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1)指名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   例1:我觉得《晏子使楚》一课中“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把齐国人口众多说得很形象生动。   例2:我觉得相声特别有意思,因为里面有很多语言很幽默,它不是直接地告诉我们说话不要罗嗦,而是通过有趣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   ……   (2)指名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   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说话。如:有一次周恩来总理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外国记者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人走路时总昂着头,而中国人走路时总是低着头?这个记者的本意是想贬低中国人,给周总理难堪,可是周总理略一思索,说:因为西方人走的是下坡路,而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那位西方记者对周总理的敏捷才思和机智从容十分佩服。   (3)教师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展示台)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请学生谈谈对对联的了解。)   1.读对子,读准字音,想想意思。   2.出示文中的四句对联,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3.指名读,正音。   二、感悟对联特点   教师点拨: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你有什么发现。   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可以   数字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   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6.课外拓展:   (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2)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   师:你还见过类似这样的对联吗?有积累这样的对联吗?   顶针联:“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开口便笑,笑古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地难容之事。”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回文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叠字联:“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3)说说你喜欢这些对联吗?为什么?   可以从内容上说,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写景、有说理……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说,对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   三、背诵积累   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诵。   4.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   四、展示台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可以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2.相声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等。   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