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球性大气环流详解.ppt

发布:2016-05-14约3.05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1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 1. 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1 全球性大气环流 2. 作用: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全球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形成 A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B 地转 偏向力 C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D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0? 30?N 60?N 90?N (1)考虑A: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赤 道 低 压 带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2 4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7 6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1 3 5 8 9 10 (2)考虑A、B----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 赤 道 低气 压 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东 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地东风 东 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 地 东 风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影响气候 极地高压带(2个) 南北纬90度附近 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压带(2个) 南北纬60度附近 动力原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压带(2个) 南北纬30度附近 动力原因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赤道低压带(1个) 0度附近 热力原因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风带 分布 风向 影响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北信风带(2个) 赤道低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西风带(2个) 副极地低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极地东风带(2个) 副极地低压带与极地高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23°26′N 23°26′S 66°34′S 66°34′N 0° (3)考虑A、B、C----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地球 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 板书3 一、大气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三圈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1.关于地球上风带的叙述( )  (A)极地东风只分布在北半球  (B)信风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  (C)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变为东南季风  (D)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北 2.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节气(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南极洲由大陆中心吹向边缘地带的盛行风为( ) (A)反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B)顺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C)反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 (D)顺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 4.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B B A B (1)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极锋是_______风带和_________风带气流交汇而成的。   (5)此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季节)。   (6)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北半球低纬环流近地面的风向将变为_________。 一月 七月 (4)考虑A、B、C、D----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60?N 30°N 亚 欧 大 陆 洋 大 西 洋 太 平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印度)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夏威夷 高压 冬 夏 冬 夏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出。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