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课时奇妙的剪纸.doc

发布:2017-03-15约6.8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课时??奇妙的剪纸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奇妙的剪纸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实物投影、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片 教学过程: 一、作品赏析 1.谈话: 2.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 3.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学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 4.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 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体现在古代。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 (组织活动时,教师可以把右边的图案连同师生在课前共同搜集的剪纸作品(或作品图案)先集中展示出来,边欣赏边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同时,相机介绍剪纸艺术及其在我国民间流行的情况。当学生产生亲手试一试的欲望时,在组织剪纸的活动。活动中要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时应注意安全。)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 (1)谈话:今天,大家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是分不同种类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2)小组讨论。 (学生的分类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比如: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类别或以颜色分类。) (3)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看有哪些。 (4)学生从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纸图案。 2.研究方法。 (1)引导观察: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当学生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请其他同学进行对折检验。) (2)教师拿出其中以一次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 提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将其对折重合展示给学生看。 (3)提问:这样漂亮的图案,你们知道是怎样剪成的吗?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展示,发现这个作品是对折后画样剪成的。 (4)谈话:大家今天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艺人,用剪刀来创作漂亮的图案? 组织学生拿出工具:剪刀和几张纸片。 三、作品创作 1.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 (1)出示枫叶图案。演示对折后的形状,然后演示未剪的正方形对折纸样摞在一起进行比较. ①提问:大家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根据对比回答出剪去多余的部分,教师按学生的要求完成剪纸,将其贴在黑板上。 ③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制作。 一次对折一沿外边画轮廓线一剪去轮廓线以外的部分。同桌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引导: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图案漂亮,而有的同学稍有不足呢?大家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3)小结:①对折要整齐,②画样要美观,③用剪要稳当。 2.二次创作。 (1)出示课本第62页下方的剪纸步骤。 ①提出要求:请同学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片,按照书上的顺序动手试一试,看谁做得好。 ②完成较好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 ③组内学生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 过渡提问:还有其他的折法进行剪纸吗?(学生可能会提出沿对角线折或两次对折) (2)出示课本第63页沿对角线折法。 ①学生完成作品。 ②展示后谈话:我们还可以怎样折?还可以折成几折来剪? ③引导:我们通过学习剪纸,发现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一幅图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图案呢? ①学生按顺序完成。 ②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评。 3.独立创作。 (1)谈话:剪纸的分类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阳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 第二类——阴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保留其他部分; 第三类——阴阳混刻。 (2)要求: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 (3)学生创作。 (4)展评作品。 (第二段活动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给出的剪纸步骤与方法先模仿着剪一剪,交流剪的方法,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第二层次: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剪一剪。 第三层次:先设计或根据指定的要求剪。如,剪出的图案必须是轴对称图形,或剪出某种小动物等。最后再组织交流和展示个人的作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全课总结 1.启发: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都很美观,这些作品与我们以往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教师指导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 2.?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折痕就是图形(图案)的对称轴,折痕的两侧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板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