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_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8-10-05约2.2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 [教学重点] 体会“我”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难点] 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姥姥的剪纸可有名了,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老师今天专门为同学们搜集了几幅姥姥的剪纸,请大家欣赏!   2、看着这俩幅精美的剪纸,你想说点什么? 二、学习1-3自然段,初次体会姥姥剪纸的“神”   姥姥的剪纸的确是又漂亮又逼真,你知道乡亲们是怎么赞叹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1-2自然段。   1、谁来当一回老乡,夸一夸姥姥的剪纸。(指名学生朗读)   2、姥姥真是剪什么像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称赞,那就是——“神”。 3、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呢?指名回答,并相继板书。(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三、学习4-6自然段。再次体会姥姥剪纸的“神”   1、姥姥剪纸的“神”还体现在哪里?请你快速朗读4-6自然段,划划相关句子。   2、学生汇报:   a、噢,捂住姥姥的双眼也能剪?肯定你没捂紧,让姥姥从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b、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姥姥没偷看? 3、那让我们赶快去欣赏一下姥姥摸着黑剪的“喜鹊登枝”图吧。   (出示“喜鹊登枝”图,同学们都瞪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巴。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叹声) 4、同学们,你感觉这幅“喜鹊登枝”怎么样?   5、指名朗读,读出这份惊叹。   6、姥姥这么高超的剪纸技艺是生来就有的吗?文中姥姥的那一句话就道出了这个秘密?(出示句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7、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熟”指什么?“巧”呢?“熟能生巧”什么意思? b、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8、姥姥是如何达到手能生巧的呢?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a、齐读:数九隆冬剪,三伏… b、由姥姥剪纸的身影我想到了一句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还想到哪些俗语? 从中说明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姥姥心灵手巧)   10、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a、出示第3自然段     b、抓住“广结善缘、有求必应”进行理解     c、指导朗读    板书:勤劳善良 四、学习7-12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情”   心灵手巧的姥姥给对乡亲们有求必应,什么都剪,给我剪得最多的是什么?为什么姥姥剪得最多的是牛和兔呢?请你默读7-12自然段,看文中具体描写了几幅“牛兔”剪纸图? 学生汇报。 指名读这两幅图,思考: a、姥姥剪“牛和兔子”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拴住我) b、你从这个“拴”字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姥姥对我的——关心、爱护、疼爱……) c、分角色读课文中“我”与姥姥的对话: 读出我的顽皮、可爱,读出姥姥的慈祥、读出姥姥对小孙子的疼爱来。 如果说姥姥最初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后来拴住的则是我的什么呢? 4、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 原来姥姥的剪纸会说话、能传情,传达的是浓浓的祖孙情。(板书:浓浓亲情) 五、学习13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梦” 1、“姥姥的剪纸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2、姥姥的期待是什么? 3、请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   4、从这幅剪纸看出了姥姥对我的牵挂,我有何从忘记过姥姥,引读:事实上…   5、你读出了姥姥牵挂的是一颗什么样的心?(思念的心、依恋的心 ) 6、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读出姥姥对我的牵挂、我对姥姥的思念。 课外拓展 出示小练笔:读完这篇课文 ,你想对姥姥说些什么呢?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