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K5 67.040
C 53 荡黔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5009.39-2003
代 替 GB/T5009.39-1996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Methodforanalysisofhygienicstandardofsoybeansauce
2003-08-11发布 2004-01-01实施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 部 *,
中 国 国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 l’
GB/T5009.39-2003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39-1996((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与GB/T5009.39-1996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
— 按照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
修改;
— 增加了氨基酸态氮的比色法作为第二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邯郸市卫生防疫站、唐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于 1985年首次发布,1996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5009.39-2003
酱油 卫生标准 的分 析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酱油各项卫生指标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粮食和其副产品豆饼、熬皮等为原料酿造或配制的酱油各项卫生指标的分析。
本标准中氨基酸态氮第二法检出限为 。.070Kg/mL,线性范围。^-10ug/mL.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9.2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的测定
GB/T5009.29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
感官检查
二 胜 ‘
︺
可 ‘ 取2mL试样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 ,振摇观察色泽、澄明度,应不浑浊,无沉淀物。
J 八 ,
: ﹄ 取30mL试样于50mL烧杯中,观察应无霉味,无霉花浮膜。
l ,
j 0 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试样后,尝其味不得有酸、苦、涩等异味。
月
, 理化检验
4.1 相对密度
按GB/T5009.2中相对密度计法操作。
4.2 氮基酸态氮
4.2.1 第一法 甲醛值法
4.2.1.1 原理
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人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拨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
定后定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
4.2.,.2 试剂
4.2.1.2.1甲醛(36%):应不含有聚合物。
4.2.1.2.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50mol/L]e
4.2.1.3 仪器
4.2.1.3.1 酸度计。
4.2.1.3.2 磁力搅拌器。
4.2.1.3.3 10m工微量滴定管。
4.2.1.4 分析步骤
吸取5.0mL试样,置于 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20.0mL,置于200mL烧杯
中,加60mL水,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050mol/L〕滴定至酸度计指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