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气压医学的学习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气压医学的学习课件;§1 高气压医学概述; 高压氧医学(Hyperbaric Oxygenation Medicine)是一门年轻的临床医学分支学科,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高压氧医学属高气压医学的范畴。高气压医学主要包括潜水医学和临床高压氧医学。;一、定义;二、高压氧医学发展史; (三)高气压医学发展 1834年,法国人Junod建造了一个铜舱,用0.2~0.4MPa的高气压治疗患者,据称对肺部疾患取得了良好疗效。继而高气压疗法开始在欧洲广泛应用。1860年,加拿大渥太华建成了北美第一座治疗用的高压氧。1870年Eontaine首先在高压舱内开展手术,并在舱内同时吸氧,认为有苏醒早、不发生窒息等优点。;(四)高压氧医学发展
1. Valenzuela(1887年)第一次成功
地在加压舱内用纯氧治疗疾病。
2. Cunningham( 1928年)建造了有史
以来最大的加压舱,5层楼高,直径19.5m,
由于当时对高压氧治疗机制、适应证、氧中
毒等认识不足,故未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后
期仅用于治疗减压病。
; 3. 近代高压氧医学 20世纪50年代以
后高压氧医学获得稳定而迅速的发展。
1950年Paek等人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
中毒和液氧菌感染,取得极好疗效;1956年
荷兰人Boerema将高压氧用于心脏植式手术
取得了成功;1960年Boerema发表了“无血生
命”(Life without blood)的论文,引起
医学界轰动。
; 同一时期高压氧基础理论取得重要进
展,人们对高压氧的生理作用、治疗机理、
毒副作用及其预防等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在此期间高压氧设备有重大改变,研
制成功空气加压舱、氧气加压舱、手术舱
等多种舱型,较好地满足了临床治疗需要。
截止目前世界各地共设有氧舱2万台左
右。;三、学术团体与学术交流; (二)国内 我国第一届高压氧学术交流
会于1973年在杭州举办,以后每2年举行一
次会议,自1973年共举行7次全国学术交流
会议。
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于1992年10月在
杭州成立,由李温仁教授任主任委员。学会
成立以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推动了我国高压氧事业的发展。
中国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研究所???高
气压医学和高压氧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做了许多有利的工作,同时也为高压氧临床
医学在我国的早期发展作出了有利的贡献。;四、图书与信息资料; 我国介绍国压氧医学的第一本专著《高压
氧临床应用》由上海科技出版社于1976年出版。
中国航海医学杂志于1994 年创刊发行。
1993年高压氧医学会开始创办《高压氧医学杂
志》,后于2001年与《中华航海医学杂志》合
并改版为《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为我国高压氧医学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
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出版有关高压氧的理
论研究。
有关高压氧基础理论、临床应用、设备管
理、论文汇编等方面的专著20余本,每年在杂
志上发表的论文达500篇以上,部分论文在国外
杂志发表。
;感谢您的欣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