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童昕《产业地理学》12.19 部门产业地理-生产者服务业.pptx

发布:2017-06-08约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产者服务:金融、物流 童昕 北京大学 《工业地理学》 “让世界运转”:金融服务业 货币的重要性 银行网络系统的发展阶段 银行业发展进程 银行业和空间的关系 信贷和空间的关系 阶段1:纯粹的金融中介 服务本地 仅仅是中介 阶段2:货币作为银行存款 市场取决于银行家掌握的信息程度 信贷集中在本地社区,信贷总额受再存款比例影响 阶段3:银行间互相借贷 银行系统在国家间展开 再存入限制松动,可借贷范围拓宽 阶段4:最后贷款者服务 中央银行监管国家系统,但没有管制信贷权力 储备限制放宽银行可以自由对应信贷需求,可在国家经济范围内决定信贷量及其分配 阶段5:负债管理 银行在国家范围内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竞争 市场份额的竞争和投机市场机会决定信贷,总信贷额不受控制 阶段6:证券化 国际间竞争引起管制放松,金融中心集中 由关注信贷转向关注服务,信贷决定于金融中心;总信贷额取决于资本的有效性 金融服务业的结构 金融机构类型 原本职能 商业银行 管理客户金融交易,吸收储蓄及提供商业贷款 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 为公司或个人买卖证券、为新证券发行筹资 信用卡公司 结合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管理信用卡设施的全球网络 保险公司 收取保险费,提供风险保障 会计公司 保证金融账户准确,公司审计 金融服务市场的新竞争 市场饱和 脱媒现象 金融市场的解除管制 打开新的地域市场 提供新的金融产品 改变金融服务价格设定方式 金融市场国际化 国际贸易大幅增长 跨国公司全球扩张 存款制度化加强 金融服务业的技术创新 计算机:金融结算方式革新 芯片:信用卡交易扩大 卫星(光纤):远程通讯 国家的角色 金融管制 金融活动的准入限制 跨国金融活动的限制 去管制 金融服务公司的战略 集中和联合 业务的跨国化 业务多样化,进入新产品市场 银行业国际化进展的主要阶段 阶段1 国家银行 阶段2 国际性银行 阶段3 全面服务的国际性银行 阶段4 全球全面服务的银行 客户公司的国际化 出口-进口 活跃的海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 银行业国际化管理 主要外汇交易联系对外贸易,短期资本交易为主 海外贷款和投资日趋重要,中长期资本交易日趋重要 非银行边缘业务开始成为主导业务 国际化途径 与国外银行信函联络 加强海外支行和办事处 通过巩固海外支行和办事处,以及资本参与、商业联系等促成非银行边缘业务公司成立。 国际化业务的客户 主要是国内客户 主要是国内客户 不同国籍的客户 金融活动的地理结构 金融产品类型 市场范围和金融中心类型 信息强度 专业技术要求 风险回报 透明 全球 普遍存在 低 低 半透明 国家 特定第三方市场 很显著 中等 不透明 本地 特定交易 至关重要 高 金融中心全球网络 多元化 专业化 联接度 全球主要的离岸金融中心 金融“后台”运作的地理重组 计算机的使用降低了信息处理的人力需求 高度集中的数据处理单元被转移到成本较低的郊区或低级中心 信息处理的专业化和规模经济更加显著 “建立联系,销售商品”:流通产业 流通过程变革 生产方式改变 消费者和供应者关系改变 消费者喜好改变 地理复杂性和生产网络扩展 流通产业的结构 客户 三级 供应商 二级 供应商 一级 供应商 制造商 销售商 产品 订单 物流服务提供和实施 国际背景中的物流 进口商 货运/第三方物流 运送者 货运/第三方物流 客户 港口 港口 本地运输 出口运输 进口运输 本地运输 跨国物流组织的可能方式 供应商 客户 主要物流供应商 基于资产的供应商 运输商 信息服务 DC服务 包裹服务 本地运输 第三层 第一层 第二层 技术革新与流通产业 流通产业的要求:速度、灵活性和可靠性 精益物流的技术保证: 电子数据交换 条码系统 物流中心 电子商务 互联网设备供应商 PC制造商 PC软件 网络浏览器 互联网服务供应商 客户 政府的角色 运输和通讯系统管制及去管制 互联网管制的困难 零售部门的管制 流通产业的企业战略 全球物流业 贸易公司 利丰全球 呼叫中心 跨国零售 跨国零售业 将商品销售给不同地区的消费者 从分散的供应商进货 对物流服务商的影响 权力关系 作业 纽约金融中心发展历程推荐观看央视纪录片《华尔街》 以地理视角研究金融产业推荐阅读《金融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