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6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6 T型截面(T Reinforced Section)受弯构件 ◆ 挖去受拉区混凝土,形成T形截面,对受弯承载力没有影响。 ◆ 节省混凝土,减轻自重。 ◆ 受拉钢筋较多,可将截面底部适当增大,形成工形截面。工形截面的受弯承载力的计算与T形截面相同。 ◆ 受压翼缘(compression flange )越大,对截面受弯越有利(x减小,内力臂增大) ◆ 但试验和理论分析均表明,整个受压翼缘混凝土的压应力增长并不是同步的。 ◆ 翼缘处的压应力与腹板处受压区压应力相比,存在滞后现象(Hysterisis), ◆ 随距腹板(stem)距离越远,滞后程度越大,受压翼缘压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计算上为简化采有效翼缘宽度bf’ Effective flange width ◆ 认为在bf’ 范围内压应力为均匀分布, bf’ 范围以外部分的翼缘则不考虑。 ◆ 有效翼缘宽度也称为翼缘计算宽度 ◆ 它与翼缘厚度hf 、梁的宽度l0、受力情况(单独梁、整浇肋形楼盖梁)等因素有关。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翼缘计算宽度 f b ¢ ◆《公路桥规规定》,T形界面内梁的受压翼板有效宽度取下列三者中的最小值。 1)简支梁计算跨径的1/3。 2)相邻两梁的平均间距 3) 第一类T形截面 第二类T形截面 界限情况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6.1 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第一类T形截面 计算公式与宽度等于bf’的矩形截面相同 ◆为防止超筋脆性破坏,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x ≤xb。对第一类T形截面,该适用条件一般能满足。 ◆为防止少筋脆性破坏,受拉钢筋面积应满足As≥rminbh,b为T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对工形和倒T形截面,则受拉钢筋应满足 As≥rmin[bh + (bf - b)hf]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一类T形截面 计算公式与宽度等于bf’的矩形截面相同 ◆为防止超筋脆性破坏,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x ≤xb。对第一类T形截面,该适用条件一般能满足。 ◆为防止少筋脆性破坏,受拉钢筋面积应满足As≥rminbh,b为T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对工形和倒T形截面,则受拉钢筋应满足 As≥rmin[bh + (bf - b)hf] 第一类T形截面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二类T形截面 = +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基本公式适用条件 ◆为防止超筋脆性破坏,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 ξ≤ξb ◆为防止少筋脆性破坏,截面总配筋面积应满足: As≥ρmin bh。 对于第二类T形截面,该条件一般能满足。 第四章 受弯构件 已知:M,b、h、a、a’s,fsd、 fsd ’、 fcd、As’ 求:As 未知数:x、 As N 按x=2as’根据 计算 Y 3.6.2 3.6.2 计算方法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1) 截面设计 已知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级别、弯矩计算值,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1) 假设as。对于预制或现浇T形梁,往往多采用焊接钢筋骨架,由于多层钢筋叠高一般不超过(0.15~0.2)h,故可假设: as=30mm+(0.07~0.1)h。这样可以得到h0=h-as。 2)判定T形截面类型: 公式: 3)当为第一类T形截面 4)当为第二类T形截面 5) 选择钢筋直径和数量 N Y 2)判定T形截面类型: 3.6.2 计算方法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当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时 计算公式与宽度等于bf’的矩形截面相同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6.2 计算方法 = + 4)当属于第二类T形截面时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6.2 计算方法 3.6.2 计算方法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1) 截面设计 5) 选择钢筋直径和数量 3.6.2 3.6.2 计算方法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2) 截面复核 已知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和布置、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级别。要求复核截面抗弯承载力。 1) 假设as。检查钢筋布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判定T形截面类型: 公式: N Y 3.6.2 3.6.2 计算方法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