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教程 第11章 新闻传播业(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新闻传播业(下)
新闻传播业作为人类的事业,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必然具有普遍的性质和功能;同样,新闻传播业具体演变发展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而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历史积淀,拥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念和发展方式,这就决定了新闻传播业的现实面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国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节 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传播业
一、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业
在总体上,资本主义新闻业必然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必然要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服务。在这种总前提下,与社会主义新闻业相比,资本主义新闻业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新闻资产的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新闻业的主导型所有制形式。
二、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
在总体上,社会主义新闻业必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必然要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的生存与发展、共产主义的理想实现服务。在这种总前提下,与资本主义新闻业相比,社会主义新闻业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在所有制形式上,社会主义新闻资产属全国人民所有,人民是新闻传播业的主人,但通常以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占有并经营媒体的具体形式来体现。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新闻业的主要方针与基本任务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它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具有一般产业的基本属性,同时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的这种地位和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它拥有自己特殊的运行方针和任务。
一、当代中国新闻业的基本含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一部分,既是以传播新闻为主的社会信息中心,也是党的思想宣传中心。因此,不能把新闻媒体简单地理解为纯粹的传播新闻的媒体,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媒体,它还是党和政府极为重要的、有力的思想宣传舆论部门。这是我们理解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所有具体问题的基础或前提。
二、当代中国新闻业的主要方针
(一)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方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二)新闻业的具体工作方针
最重要的、最稳定的工作方针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二是“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前一工作方针注重手段,后一工作方针注重目的,可以说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核心就是为了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因此,从理论角度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一条方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实现正确舆论引导。”
三、当代中国新闻业的主要任务
基本理论宣传
报道、宣传正面事实
适度报道负面事实
运用新闻手段,进行批评报道和监督报道
发挥新闻业的多样功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第三节 当代中国新闻业的政治原则
一、新闻传播业的党性原则
所谓新闻业的党性原则,就是一定政党在新闻业上的党性规范、准则和要求。在中国,新闻业是中国共产党所有事业的一个部分,是党的喉舌,因此,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新闻业的第一原则,生命原则。
(一)党性原则的来源
党报的主要使命和任务是:始终高举党的旗帜,坚定不移地阐述和宣传党的政治纲领。党报要监督党的领导,勇于批评党的领导人的缺点和错误;党的报刊不是党的领导人的报刊,而是全党的报刊,党的报刊有权力监督和批评党的领导;党报应该成为党内自由交换意见的阵地,党内的思想斗争可以在党的报刊上公开进行,但要遵循党的共同纲领和策略。党报要始终宣传科学的理论,用它们武装工人的头脑,党报要维护党的理论的科学性。
(二)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首要是把新闻业当作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规范办事,必须实行“政治家办报”
第二,新闻业的党性原则要求所有新闻媒体必须在思想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特别要与时俱进,用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新闻工作的根本思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展开新闻工作。
第三,新闻业的党性原则要求所有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为党的全局和大局工作服务。
二、新闻传播业的指导性原则
(一)指导性的含义与根据
所谓新闻业的指导性,是指新闻业通过新闻手段具有的对收受者思想、观点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属性。指导性原则,则是指某种新闻业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规范,即要求新闻业要自觉运用新闻传播手段引导收受者。
(二)指导性的方式与类型
就当代中国新闻业而言,主要是通过理论阐释、政策宣传、事实报道(主要包括能够形成明显指导性、启发性的正面报道,部分能够对人们形成警戒作用、吸取教训的反面典型报道,能够对社会和人们产生指导性的预发性报道等)的方式实现指导的。
指导性的类型:
一是指导舆论。
二是指导工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