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讲物质的分离、提纯与转换课件张.ppt

发布:2017-06-14约3.81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种物质原来存在的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而物质的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除杂。 1.分离和提纯的原则: (1)提纯方法应简单易行。 (2)操作过程中尽量不使被提纯的物质损失(不减)。 (3)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增)。 (4)最好能生成被提纯的物质(转化)。 2.主要方法: (1)常见的物理方法。 CO2 Na2CO3 CaCO3沉淀 铁粉 稀盐酸(或稀硫酸) 灼热的氧化铜 (2)常见的化学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化气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除去Na2SO4中少量的Na2CO3可选用稀硫酸,将CO32-转化为______ 沉淀法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a(OH)2,可加入适量的   溶液将Ca2+转化为__________  置换法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除去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可加入适量的   再过滤 溶解法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除去炭粉中的CuO,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再过滤 加热法 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除去CaO中的CaCO3,通过加热 转化法 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除去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铜 NaOH 浓硫酸 稀硫酸 3.常见物质的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1)CO2(CO):通过灼热的_____________ (2)CO(CO2):通过足量的   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   或NaOH的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或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   ,过滤 (6)Cu(CuO):加入足量的   ,过滤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   ,蒸发 (9)NaCl(Na2SO4):加入适量的   溶液,过滤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   ,蒸发 稀硫酸 盐酸 氯化钡 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   溶液,过滤 (12)NaCl(CuSO4):加入适量的   溶液,过滤 (13)NaNO3(NaCl):加入适量的   溶液,过滤 (14)NaCl(KNO3):__________________  (15)KNO3(NaCl):   结晶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硝酸银 蒸发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 气体净化(除杂) 1.除杂试剂的选用:首先必须考虑制备气体的性质,使所选试剂不与主要气体反应,然后依据杂质气体的性质予以确定。 (1)酸雾或酸性气体(如用盐酸制氢气时产生的HCl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碱溶液或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2)水蒸气可用浓硫酸、无水硫酸铜或碱石灰等除去。 (3)碱性气体可用   溶液除去。 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  酸 2.除杂装置的选用: (1)除杂试剂为液体时,选用洗气瓶,气体应“   进   出”。 (2)除杂试剂为固体时,选用干燥管(球形或U),气体是“  进 ________出”。 (3)需要通过加热与固体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除去的气体,常采用硬质玻璃管和酒精灯。 长 短 大 小 3.装置连接顺序的确定规律: (1)除杂和干燥的先后顺序: ①若用洗气装置除杂,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原因:从溶液中出来的气体肯定混有水蒸气,干燥在后可将水蒸气完全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   溶液,再通过   。 ②若用加热装置除杂,一般是干燥在前,除杂在后。原因:加热时气体中最好不要混有水蒸气。如除去CO2中混有的CO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   ,再通过   。 NaOH 浓H2SO4 浓H2SO4 灼热的CuO (2)除去多种杂质气体的顺序: 一般是酸性较强的气体先除去。如N2中混有HCl、H2O(气)、O2时,应先除去   ,再除去   ,最后除去O2(用灼热的铜网)。 (3)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