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发动机点火系统.ppt

发布:2017-04-20约2.21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发动机点火系统;一、点火系统功用:;1、传统点火系统; 2、半导体点火系统; 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三、传统点火系统;2.工作原理;(2)高压回路 触点K断开:次级线圈→附加电阻→蓄电池正极→蓄电池→搭铁→火花塞侧电极→火花塞中心电极→高压线→配电器→次级线圈;悦区种甘疮跪灰鹃股花派萝诚牌倡奄怜拥沪刽陆鞠阉析骂徘拙盐欲淹表尽发动机点火系统发动机点火系统; 点火提前角:发动机点火时,曲轴的曲柄所在的位置与活塞在压缩冲程上止点时曲柄位置之间的夹角。 最佳点火提前角:使发动机获得最佳动力性、经济性和最佳排放时的点火提前角。 工作过程中,发动机的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随着节气门开度加大,发动机负荷增大,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减小;反之,发动机负荷减小时,点火提前角应加大。当节气门开度一定时,点火提前角应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 在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中,一般设有自动点火提前调节装置。;4、点火系统主要零部件; 配电器装于信号发生器的上部,由分电器盖、分火头组成。其作用是将高压电按点火顺序分配至火花塞。; 在转速变化时,利用离心力自动使信号发生器提前产生点火信号来调节点火提前角。在分电器轴上固定有托板,两个重块分别套在托板的柱销上,重块的另一端由弹簧拉向轴心。信号发生器的转子与拨板一起套在分电器轴上,拨板的两端有长形孔,套于离心块的销钉上。; 在发动机负荷变化时,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装于分电器壳体一侧。在外壳内固定有弹性金属片制成的膜片,膜片中心一侧与拉杆固连,另一侧压有弹簧。拉杆由壳底座孔中伸出,与底板相连,拉动底板带着信号发生器的定子相对于轴产生角位移。;(2)点火线圈; 附加电阻也称热敏电阻,它由低碳钢丝、镍铬丝或纯镍丝制成,具有温度升高时电阻迅速增大、温度降低时电阻迅速减小的特点。发动机工作时,利用附加电阻这一特点自动调节初级电流,可以改善点火系的工作特性。当发动机低速工作时,初级电流增长时间长,电流大,附加电阻受热阻值增???,避免了初级电流过大,防止点火线圈过热;;(4)火花塞; 弯曲的侧电极9焊接在金属壳体的底端,借此直接搭铁。刚玉陶瓷(氧化铝含量90%以上)的绝缘体2固定在壳体内并加以密封(目前大多数采用局部高频加热的办法进行机械铆边的密封工艺,而在绝缘体下部与壳体间则采用紫铜垫圈7密封)。中心电极6装入绝缘体的中心孔内,其内用密封剂密封。高压导线接头套接在螺母1的上端。电极材料一般都用镍锰合金丝制成。为提高火花塞的使用寿命与化学腐蚀性能,目前多采用镍锰硅铬合金作为电极材料。; 火花塞绝缘体裙部(指紫铜垫圈以下的绝缘体锥形部分)与燃烧的气体接触而吸收大量的热。吸入的热量通过紫铜垫圈传给壳体,然后散入大气和传给气缸盖。 试验表明,要使发动机正常工作,火花塞绝缘体裙部的温度应保持在500~600摄氏度以上(该温度称为火花塞的“自净温度”)。若温度低度于此值,落在绝缘体裙体部的油粒便不能立即燃烧掉,形成积炭而引起漏电,将导致火花塞两电极间不能发生火花或火花微弱; 但绝缘体裙部温度也不能超过800~900摄氏度。温度若超过此值时,则混合气与这样炽热的绝缘体接触时,可能在火花塞产生火花之前就自行着火(炽热点火),从而引起发动机早燃,发生化油器回火现象。;火花塞跳火间隙:;火花塞的分类:; (1)断电器分开时,触点间易产生火花,触点 易氧化、烧蚀; (2)火花塞处易积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 点火不可靠; (3)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随发动机转速升高 和气缸数的增加而下降,在高速时易出现缺火现象。 为克服这些缺点,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 并减少排气污染,在一些汽车上采用半导体点火系 统。目前使用的半导体点火系统主要有有触点半导 体点火系统和无触点半导体点火系统两类。; 有触点半导体点火装置的点火基本原理与传统点火系统相似。但它利用晶体管的开关作用,代替断电器的触点控制点火线圈的初线电路的通断,实现点火。因减小了触点电流,可以减小触点火花,延长触点寿命。很少用。;1、磁脉冲式无触点点火装置;(1)低压回路 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初级线圈→三极管VT5的集电极→发射极→搭铁→蓄电池负极。;2、霍尔效应式无触点点火装置;工作原理;五、微机控制点火系统;2.电控点火系统主要优点;3.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1)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2)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4.电控点火系统工作原理;5、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 ;b.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c.点火提前角的控制;点火提前角的修正;怠速稳定修正; 空燃比反馈修正;(2)通电时间控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