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本科生2017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

发布:2017-07-26约7.7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 科 教 学 计 划 (2006级) 院 长:张 涛 教学副院长:刘建华 教学 秘书 :付春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黑体小四号) 培养目标 “面向未来世界,把握环境变化、适应工作转移、具有创造品质,以研究、开发、设计为主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专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突出材料科学、材料物理化学 二、培养要求 按照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是从德智体三个方面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 培养规格应当体现在: 培养类型:材料大专业、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培养特征:部分毕业生进入研究生层次,继续进行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深层次的研究工作;部分毕业生到生产岗位从事材料工程领域的生产、研究与开发等工作。根据需要,在经过1-2年的岗上培训,可以承担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面的工程师及专业管理工作。 关于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 面向21世纪的高级材料工程人才,要求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在“德”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具有民族献身精神,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自尊、自爱、自强、爱岗敬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体”的方面,应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群体活动能力都得到提高。 在“智”的方面,立足知识传授。突出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提升,使学生具有如下知识、能力结构: 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 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 掌握现代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了解材料工程的基本原理学,并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掌握工程实验与实践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掌握材料大类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术,培养初步的职业工作能力。 掌握自学与终生学习的方法、能力、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毕业标准(要求)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修完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必修课程至少8学分的专业限选课和至少1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其它同学校要求。 四、学制学位 本科4年,学 五、主要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自然科学类课程 09j7001-2 工科高等数学 11 09j7011-2 工科大学物理 8 09j7015-6 基础物理实验A 4 01j8103 无机化学B 4.5 09j7003 线性代数 3 09j7004 概率统计 3 学分小计 33.5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12j5001-4 大学英语 14+(1) 31j0001 军事理论 2 31s0072 军训 4 11j5011 大学语文 2 08j9000 经济管理 2 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类课程 06j8061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05j8050 航空航天概论A 2 01j8063 C语言程序设计 2.5 01j8062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2 03j8032 电工学 3.5 07j8004-5 机械设计基础B 6 05j8077 工程力学 3.5 01j8111 物理化学B 4.5 01j8112 有机化学B-1 4.5 01j8101 材料科学前沿导论 1 01z8101 材料工程基础 2.5 01z8102 材料力学性能 3 01z8108 高分子物理 3 01z8107 高分子化学 3 01z8106 电化学原理 3 01z8109 材料物理性能 3 01z8105 物理冶金原理 3 01z8103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3 01s8110~14 综合实验 8 01s8115-19 特色实验 1 六、特色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院编号 学分 01z8105 物理冶金原理 1- 5/20 3 01z8106 电化学原理 1-6/20 3 01z8101 材料工程基础 1-2/20 2.5 01z8109 材料物理性能 1-9/20 3 01z8102 材料力学性能 1-3/20 3 01z8103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1-4/20 3 01z8107 高分子化学 1-7/20 3 01z8108 高分子物理 1-8/20 3 01j8111 物理化学B 1-1/20 /4.5 七、主干学科 八、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