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JCL-练习题2讲义.doc

发布:2017-02-13约6.46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要求: 利用3.2菜单新建一个分区数据集(PDS),名字为:USERID.JCLTEST,要求首次分配5个TRK,二次分配2个TRK,目录块大小为5,记录格式为定长块结构,记录长度为80,block size大小为3200。该数据集专门用来书写JCL练习题及考试题代码。 在上边的PDS中新建member,用来书写下边所有练习的JCL代码,每道题均要新建一个member,member的名字不可随意指定,例如,第一道练习题,member名字则为:J01;第二道练习题,member名字则为:J02;等等。并且,每个练习的JOB语句的jobname也必须和member名相同。 由于各题目之间有关联性,请按顺序进行下边的练习! 请将练习题的代码(屏幕上必须含有USERID)、返回码、实现的结果进行截图,粘贴到每道题目的下边,全部题目完成后回传给授课教师。 请注意:建议学员在完成下列练习之前先参考教材中UTILITY的例子,仔细研究每条语句、每个参数是什么含义,然后再开始做下边的练习,不要全部照搬教材的代码(因为有些参数在我们的环境下是无法实现的)!!! 练习题(共16题): 1,使用实用程序IEFBR14来创建PS数据集。 利用实用程序IEFBR14建立一个顺序数据集(PS),数据集的名字为:USERID.PS01,要求首次分配2个TRK,二次分配1个TRK,记录格式为定长块结构,记录长度为80,block size大小为3200。 在新建该数据集之前,需要用实用程序IDCAMS对其进行删除动作。 作业成功提交后,在数据集列表画面观察该数据集是否成功建立,并观察数据集属性是否符合规定。 数据集已经建立,并且,属性符合参数的设定。 例一,J01: //J01 JOB CLASS=A,MSGCLASS=A,MSGLEVEL=(1,1),NOTIFY=SYSUID 2,使用实用程序IEFBR14来创建分区数据集(PDS)。 利用实用程序IEFBR14建立一个分区数据集(PDS),数据集的名字为:USERID.PDS01,要求首次分配2个TRK,二次分配1个TRK,目录块大小为2,记录格式为定长块结构,记录长度为80,block size大小为3200。 在新建该数据集之前,需要用实用程序IDCAMS对其进行删除动作。 作业成功提交后,在数据集列表画面观察该数据集是否成功建立。 例二,J02: //J02 JOB CLASS=A,MSGCLASS=A,MSGLEVEL=(1,1),NOTIFY=SYSUID 3,使用实用程序IEFBR14删除数据集。 利用实用程序IEFBR14删除1、2两道题中建立的数据集。 然后在数据集列表画面观察上述两个数据集是否已经成功删除。 请对比IEFBR14和IDCAMS两个实用程序删除数据集的方式。 答: IDCAMS,功能有定义VSAM功能,删除所有数据集及部分管理功能。而IEFBR14主要是实现空数据集的创建,及删除非VASM得数据集。IDCAMS删除的功能利用的DD语句中的控制语句,可以没有键字参数,而IEFBR14用了键字参数。 4,使用实用程序IEBCOPY拷贝PDS数据集。 重复练习2,新建一个分区数据集USERID.PDS01,在数据集列表画面中为该PDS建3个member,member的名字分别为:M1、M2、M3,每个member中随意输入一些数据。 利用实用程序IEBCOPY拷贝USERID.PDS01到USERID.PDS02中,作业成功提交后观察USERID.PDS02里有什么? 5,使用实用程序IEBCOPY合并PDS数据集。 在3.4列表中找到USERID.PDS02,并将其中的M1、M2、M3三个member,分别重命名为M4、M5、M6。 根据练习2,新建一个分区数据集USERID.PDS03,在数据集列表画面中为该PDS建3个member, member的名字分别为:M7、M8、M9,每个member中随意输入一些数据。 利用实用程序IEBCOPY将USERID.PDS01和USERID.PDS02和USERID.PDS03中的所有member合并拷贝进一个新的分区数据集USERID.PDS04中。 作业成功提交后观察USERID.PDS04中有什么? 例五,J05: //J05 JOB CLASS=A,MSGCLASS=A,MSGLEVEL=(1,1),NOTIFY=SYSUID //STEP1 EXEC PGM=IEBCOPY //SYSPRINT DD SYSOUT=* //IN1 DD DSN=USERID.PDS01,DISP=SHR //IN2 D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