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废水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铜离子
原理
在氨性条件下,铜离子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简称DDTC )生成黄棕色络合物,用三氯甲烷定量萃取比色,铁钴镍锰等离子加EDTA消除干扰。
试剂
不含铜的DI水或蒸馏水;
1:1氨水;
浓硫酸(GR或AR);
浓硝酸(GR或AR);
EDTA---柠檬酸铵溶液:5g EDTA 20g 柠檬酸铵溶于水,稀至100ml;
甲酚红指示剂:0.02g甲酚红溶于50ml 95%的乙醇中;
0.2%DDTC:0.2g DDTC溶于水,稀至100ml(浑浊需过滤),用棕色瓶存于暗处,不宜久贮;
铜标准贮备液:0.1000g金属铜(含量大于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1:1硝酸 5ml,再加1ml浓硫酸加热至冒白烟(勿干固氧化),冷却加水50ml,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至刻线,此溶液1000ml=100mg铜;
铜标液:吸取10ml铜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稀至刻线,此溶液1ml=2ug铜;
三氯甲烷。
测定
吸取适量废水样(铜离子小于30ug)于125ml分液漏斗中,加水至50ml左右,加入10ML EDTA—柠檬酸铵溶液,甲酚红两滴,用1:1氨水调节PH=8—8.5(红-黄-紫),加入5ML DDTC溶液,摇匀,准确加入10ML三扫甲烷萃取,振动1MIN静置分层,用定性滤纸滤去杂物并弃去滤液1—2ML,将三氯甲烷萃取液于1CM比色皿内于440NM处,以试剂为空白,测定吸光度。
标准曲线绘制
取8个分液漏斗,分别加入铜标液1ML、2ML、4ML、6ML、10ML、15ML,加水稀至50ML,以下按上述操作进行,测得吸光度绘制曲线。
计算
铜(MG/L)=M×V1/(V2×V)
M---从标曲线查得铜的微克数
V1---消解液体积数ML
V2---消解液取用量ML
V----废水样体积ML
二、镍离子
1、原理
水中镍离子与丁二酮肟在碱性条件下,当有氧化剂存在时生成红色的丁二酮肟镍络合物,在450NM处比色测定,本法最低检出量为5ug。
2、试剂
(1)镍标准贮备液:0.4783g AR NiSO4·6H2O,溶于DI水中并稀至1L,1ML=0.1mg镍;
(2)镍标准液:10ML稀至100ML容量瓶中,1ML=10ug镍;
(3)饱和溴水溶液:取3ML溴水稀至100ML,激烈摇动后,上层水溶液即为饱和溴水;
(4)5%柠檬酸溶液:5g CP柠檬酸溶于100ML DI水中;
(5)1:1氨水;
(6)丁二酮肟:1g AR 丁二酮肟溶于100ML 95%乙醇中;
(7)1:1硝酸
3、测定
吸取5ML、10ML、15ML含镍废水于150ML烧杯中,用蒸馏水稀至15ML,加1ML 1:1硝酸煮沸,冷却后加入5ML 5%柠檬酸溶液,4ML饱和溴水,并逐滴加入氨水,溴的颜色消失后多加1ML 氨水(PH=8),加0.5ML丁二酮肟溶液,并将此溶液移至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至刻线,10MIN后用1CM比色皿在450nm处测定(以水作空白)。
4、标准曲线绘制
取6个锥形瓶,分别加入1ML、3ML、5ML、7ML、9ML镍标准液,以蒸馏水稀至15ML,以下按上述方法进行
计算
镍(PPM)=镍的微克数/ML
注意事项
当废水中存在氰化物时,丁二酮肟与镍的显色不稳定,此时样品应加入次氯酸钠,加热预处理;
溶液中铜含量高时,对测定镍有干扰,这是因为铜与丁二酮肟生成暗蓝色络合物,阻碍了镍络合物的生成,可在溶液中加入EDTA及硫酸镁消除。
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原理
在强酸性条件下,以硫酸银为催化剂,重铬酸钾可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液回滴,求其总量
仪器
XJ-1型COD消解装置
玻璃仪器套
试剂
重铬酸钾标液:120℃烘干2H的重铬酸钾(AR OR CP)称取2.4516g,用少量DI水溶解,移入1L容量瓶中,稀至刻线,摇匀备用(0.05MOL/L);
试亚铁灵指示剂:1.485g邻菲罗啉和0.895g的硫酸亚铁溶于100ML水中,贮于棕色瓶中。
硫酸亚铁铵标液:9.88g硫酸亚铁铵溶于1L容量瓶中, 稀至刻线,摇匀备用;约为0.025MOL/L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ML重铬酸标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45ML,浓硫酸15ML ,摇匀冷却后,加1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液滴至红褐色为终点;C=0.05×10/V
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0.8502g AR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1000ML二次蒸馏水中,摇匀,COD=1000ppm;
取上述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二次蒸馏水稀至刻线;
掩蔽剂: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消化液:不同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