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政 治史(二)(二)》青少年教育文学精选.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纳百川 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 政治
政治制度史
世界古代中期
政治史
02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三、罗马王政时代和早期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8~前3世纪的罗马,经历了原始社会解体、城邦形成和发展的
历史过程。公元前8~前6世纪,是罗马历史上的王政时代,即由氏族制度
向国家过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伊达拉里亚人曾统治过罗马,并对后来罗
马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王政时代后期发生的塞尔维乌斯·土利
乌斯改革,对原始的罗马公社起了分化瓦解的作用,标志着罗马氏族制度的
解体和奴隶制城邦的形成。
公元前6~前3世纪中期的早期罗马共和国时代,经过平民反对贵族的
斗争,罗马城邦日趋完善、发展,达到全盛。罗马城邦的发展,是与罗马的
对外征服连在一起的。公元前5~前3世纪中叶,罗马统一了除波河流域以
北地区的意大利半岛,此后又开始了对地中海区域的扩张,通过布匿战争,
成为西地中海的强国。
罗马城邦制度形成之初,与早期希腊城邦制度大体相似,实行君主政
体,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和元老院手中。但罗马城邦其后的发展,与希腊城
邦有很大的不同。在希腊,没有一个城邦统一了希腊本土,更不用说整个巴
尔干半岛了。而罗马却在城邦形成之后,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究其原因,一
是地理因素,意大利虽有亚平宁山脉贯穿南北,但不像巴尔干半岛那样重峦
叠障,相对来讲易于统一。另外,罗马人对意大利其他居民实行“分而治之”
的统治政策,使意大利各地因各自利益不同而难于联合起来反对罗马,从而
加强了罗马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最后,罗马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和独特的
战略战术,也是它获胜的一个原因。
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使罗马的政治制度融进了一些民
主的因素,但由于罗马长时期的对外征服,使它发展成囊括地中海区域的大
帝国,致使民主因素未能充分发展,而趋向夭折,并最终为君主制所代替。
因此,在民主化方面,罗马远不如雅典。
1.罗马王政时代 (公元前8~前6世纪)
后来得名罗马的地方,在意大利中部第伯河南岸的拉丁姆地区。这里有
许多小山丘。山丘上建立了村落聚居地,其中以帕拉丁山丘上的拉丁人村落
最为重要。大约在公元前 8~7世纪,帕拉丁山丘逐渐与附近的几个山丘联
合起来,形成 “七丘同盟”。罗马城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按传统的说法,从公元前753年罗慕洛建立罗马城,到公元前510年共
和国建立的这段历史称为王政时代。这是罗马从氏族制度向国家的过渡时
期。
(1)王政时代的管理机构
相传罗马有300个氏族,每 10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称库里亚;每 10
个胞族组成一个部落,称特里布斯。罗马共有3个部落,组成 “罗马人民”,
即 “罗马公社”。“罗马公社”实行军事民主制,设有三种主要的管理机构;
一是 “王”,称“勒克斯”,在正常情况下,由选举产生,终身任职,
但并非世袭。他是军事首长、最高祭司和最高审判官,虽拥有行政和司法特
权,但无立法权,还不是握有无限权力的世袭君主。
二是由300个氏族长组成的元老院。它是从氏族部落长老会议发展而来
的。元老院元老终身任职。元老院是 “王”奉行对内对外政策的咨询机构,
不能自行召集会议,也不可自提创议。在 “王”的参与下,它有权批准或否
定库里亚会议的决议,并握有推举新 “王”、收税、征兵、媾和等权利。
三是人民大会或库里亚大会。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子参加,会议成员同时
也是战士。库里亚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它有权处理公社生活中最重要的
问题,如通过或否决新法案、宣布战争、审判重大案件、选举包括 “王”在
内的一切高级公职人员等。
王政时代先后共经历了七个 “王”。整个王政时代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前4个王是拉丁王和萨宾王统治时期 (约公元前8~前7世纪),罗马人生
活在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下。后三个王是伊达拉里亚王统治时期 (约公
元前6世纪),此时罗马社会正逐步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2)塞尔维乌斯改革
公元前 6世纪,随着罗马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私有财产的扩大,
阶级分化日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