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摘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路径。
[关键词]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180-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倾向。现在,随着历史向新纪元的进发,以及思想理论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等发生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各专业正在积极地探索和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一积极的探索是提高文科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及适应时代发展和构建高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客观要求。为了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有效地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改进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不足,应积极探索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一、透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贯彻办学理念,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各个专业基本上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近几年的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逐年加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内容新颖、组织规范。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初显成效。但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实践教学的形式简单。有些高校课程实践教学,只是让大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自己进行社会调查。有些大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弱,就会出现部分大学生应付了事的情况。因此,由于管理上的松散、形式上的简单,实践效果就会不理想,对部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不明显。尽管各高校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主题,有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措施,也制定了撰写实践报告以及社会实践的具体要求,但由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情况缺少有效的监督,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的师资配比不科学。以吉林农业大学《形势与政策》课为例,该课由3名教师承担着全校的课程,同时也采取邀请校领导及省内知名专家承担一部分的讲座内容。3名教师要完成如此繁重的实践教学及理论教学任务很大,因此在布置任务时遇到了很多困难。
实践教学的水平不高。近年来,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的教师多数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成为创新型实践教学的主力军。他们拥有朝气,工作热情高,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个别年轻教师职业素养欠佳,个别年轻教师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加之本身缺乏教学技能与实践经验,这就使得他们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水平不高,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实施考核评价的个别教师的认真度不够。个别教师在指导和批阅大学生实践报告过程中,态度不够端正,批阅不够认真。由于考核办法简单,纵容了一些大学生不认真作研究报告的行为。有的学生常常不去实习,调查报告以抄袭别人的来应付,影响了创新型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全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存在着实践技能培训的场所和设备紧缺等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的根本要求,也是其生命力所在,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是培养大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大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的内在要求,是夯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后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课程还没有开设实践教学环节,因此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路径的创新是形成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为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应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创新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专业设计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目前有些教师本身的实践经历和社会阅历还适应不了联系社会现实进行理性思考的客观要求,为此,要对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或者对教师开设讲座,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或者经常性地选派年轻的专业理论教师到社会或企业中锻炼,让教师开拓视野,了解书本以外的社会,以利于在课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