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因素.doc

发布:2017-08-26约2.2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因素[摘要]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的机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深刻理解和谐校园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21-01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变革时期,社会环境的变迁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调整,进而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平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裂变和冲突,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疲弱乏力。在新时期,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改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形成讲求公正与法制的校园环境 学生是校园建设的主体,讲求公正与法制的校园环境的构建,绝不能脱离广大的学生群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只有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才能保证其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中来;才能让其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运用必要的手段依法维权。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公正与法制校园环境的构建。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在这些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根本的,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人才素质的高低。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促进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保持其身心健康,提高个人素质与自身修养。学生的素质提高了,才会敢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为保持校园的活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有助于形成宽松体恤和兼容并包的校园氛围 宽松体恤和兼容并包是大学校园不断追求的精神理念,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大学校园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有利保证。高校是各种思想碰撞较为激烈的一个场所,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倾向,出现不同思想相互“争鸣”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保证学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不同的思想,以民主的理念去对待不同的学说,从而形成一种良好而宽松的学术探讨环境。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新全球化时代价值观超越单一中心论,强调差异化、多样化与多元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主体力量不足 同当前庞大的在校大学生数字和复杂的大学生个体和不同的大学生群体相比较,这支队伍的力量仍显得十分单薄,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队伍(辅导员和班主任)往往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学生事务,而无暇深入掌握新知识,研究新情况,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客体缺少参与热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采用何种手段,最终目标是要被学生充分接受。然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着教育方式落后、手段单一等不足,在实践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人性特征也经常被忽视。这对于追求流行与时尚的大学生而言,很难使其产生参与的热情,甚至会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误解,同时还引发逆反心理,无疑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几近功亏一篑,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介体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更新过慢,脱离实际。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很多还停留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阶段,内容刻板教条,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缺乏具有时代意义、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生动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滞后,在理论体系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对社会现实尤其是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带而过甚至回避的态度,分析力度不够,缺乏对学生的说服力和教育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