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必修一地理复习提纲.doc

发布:2016-05-04约8.1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必修一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 1、(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地球 河外星系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 ,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 火星  和 木星  之间。 八大行星运行特征 同向性 、 共面性 、 近圆性 。八大行星结构分类特征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 存在生命 ,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 光照条件条件、大小行星 运行轨道安全    ;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日地   距离适中, 体积和质量适中,有 液态水,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温度\大气 、 水 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_和,表面温度为___,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重庆 。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黑子   和 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光球 和 色球   ,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性 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电离层扰动 、 磁暴 、极光  、自然灾害   。 (4)六种天体: 恒星 、星云 、行星 、卫星 、 流星 、 彗星 。 3、(1)比较自转公转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 西 向东 北 逆 南顺 一个 恒星日 日 一个 太阳日 日 除 极点 外, 都是 每小时15度 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 自 西 向东 北 逆 南顺 一个 恒星 年 一个 回归年 大约 1度 /d。 大约 30 km/s 规律:近日点( 1 月初)较 快 , 远日点( 7 月初)较 慢 (2) 晨昏线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度。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 16时 ,纽约为 3时 。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 左 偏,北半球 右 偏。 (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 赤道平面  如 3 (选填1、2、3)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 黄道平面   。如 2 黄赤交角为 23度26分 度。如 b (选填a、b)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  66度34分  度,如a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 黄赤交角 存在,地球的 公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3 月 21日 赤道 向 向北 A 夏至 6 月 22 日 北回归线 向 向南 D 秋分 9 月 23日 赤道 向 向南 B 冬至 12 月 22日 南回归线 向 向北 E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或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由 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 递减 由 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递减 由 赤道 向南北两侧 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的范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不填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的范围 赤道及其以南地区 赤道及其以北地区 不填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 长 夜 短 南半球昼 短 夜 长 北半球昼 短 夜 长 南半球昼 长 夜 短 全球 昼夜平分 出现极昼范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不填 (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 正午太阳高度 和 昼夜长短  季节变化, 气候划分: 3、4、5 月为春季、 6、7 、8 月为夏季、 9、10、11 月为秋季、 12、1、2 月为冬季。 4、(1)地震波分为 纵波    、 横波    , 纵波  波速度较快, 横波   波只能通过固态。 (2)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叫莫霍面、古登堡面,分别在地表下的深度33千米,2900千米。划分这两个不连续面的依据 地震波。 (3)介于两不连续面之间的各层次的名称 地壳  , 地幔  , 地核  。 (4)岩石圈包括 地壳  、 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所在圈层 地幔  。 第二单元复习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