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第二十二讲教案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
第 21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 # 难点 ):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 讨论、思考题、作业:
参考资料:
1、
3、相关汽车专业杂志;
4、网上相关资料;
讲 稿 内 容 备注
§7 汽车的通过性
引言:
通过性的含义:
汽车的通过性(越野性)是指它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境沟、台阶、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
根据地面对汽车通过性影响的原因,它又分为支承通过性和几何通过性。汽车的通过性主要取决于地面的物理性质及汽车的结构参数和几何参数。同时,它还与汽车的其他性能,如动力件、平顺性、机动性、稳定性、视野性等密切相关。
§7.1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一、汽车支承通过性评价指标
目前,常采用牵引系数、牵引效率及燃油利用指数三项指标来评价汽车的支承通过性。
牵引系数TC:
单位车重的挂钩牵引力(净牵引力)o它表明汽车在松软地面上加速、爬坡及牵引其他车辆的能力。表达式为
式中,Fd为汽车的挂钩牵引力;G为汽车重力。
牵引效率(驱动效率)TE:
驱动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它反映了车轮功率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这部分损失是由于轮胎橡胶与帘布层间摩擦生热及轮胎下上壤的压实和流动而造成的。表达式为:
式中,ua为汽车行驶速度;Tw为驱动轮输入转矩;ω为驱动轮角速度;r为驱动轮动力半径;sr为滑转率。
燃油利用指数Ef:
单位燃油消耗所输出的功。表达式为:
式中,Ql为单位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
二、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由于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面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称为间隙失效。
当车辆中间底部的零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时.称为“顶起失效”;当车辆前端或尾部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时,则分别称为“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显然,后两种情况属同一类失效。
与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整车几何尺寸称为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直径等,见下图:
最小离地间隙h:
汽车满载、静止时,支承平面与汽车上的中间区域(0.8b范围内)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它反映了汽车无碰撞地通过地面凸起的能力。
纵向通过角β:
汽车满载、静止时,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作垂直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切平面,当两切平面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时所夹的最小锐角。它表示汽车能够无碰撞地通过小丘、拱桥等障碍物的轮廓尺寸。β越大,顶起失效的可能性越小,汽车的通过性越好。
接近角γ1:
汽车满载、静止时.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间的夹角。γ1越大,越不易发生触头失效。
离去角γ2:
汽车满载、静止时,后端突出点向后轮所引切线与地面间的夹角。γ2越大,越不易发生托尾失效。
最小转弯直径dmin:
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直径。它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汽车能够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过不可越过的障碍物的能力。dmin越小,汽车的机动性越好。
转弯通道圆:
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车体上所有点在支承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圆周以外的最大内圆,称为转弯通道内圆;车体上所有点在支承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圆周以内的最小外圆,称为转弯通道外圆。转弯通道内、外圆半径的差值为汽车极限转弯时所占空间的宽度,此值决定了汽车转弯时所需的最小空间。它越小,汽车的机动性越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