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避役(变色龙)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变色龙的体表特写 鳄鱼的体表特写 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爬行动物的成体用 呼吸 。 幼体用 呼吸 。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卵 P24 1、 流线型、常有鳞片覆盖、鳃、游泳 P24 2、 章鱼、墨鱼、鱿鱼不是鱼 (属于软体动物) P24 3、 黎明植物呼吸强,光合弱,鱼跃出吸氧;天亮后,光合作用强,水中氧气足够。 五、课本练习 P24 4、 溶解的气体成分氧气由多变少; 二氧化碳由少变多。 2、 课本练习 P29 1、(×) (√) (√) 3、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较大,内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卵壳,具有爬行动物的特点。 5、稻田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域污染,另外乱捕滥杀,也使得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 第五单元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2 知识回归 幼体生活在 ,用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 ,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 呼吸,还要借助 辅助呼吸。 水中 鳃 陆地上 肺 皮肤 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征: 产卵, 受精; 发育,卵外面 卵壳。 水中 水中 水中 没有 看图识动物 蜥蜴 看图识动物 鳄鱼 看图识动物 壁虎 看图识动物 蛇 它们都属于 动物。 爬行 蜥蜴之所以适应陆地生活与哪些结构有关呢? 视频 蜥 蜴 颈 四肢短小 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肺发达 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陆地产卵 有卵壳保护 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笔记P27) 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保护身体,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头能灵活转动,便于觅食和避敌 四肢短小 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变色龙的体表特写 两栖动物的成体用 呼吸,兼用 辅助。 幼体用 呼吸 。 肺 皮肤 鳃 肺 肺 蜥蜴卵 青蛙卵 恐龙 鳄鱼 爬行动物的生殖特点:体内受精,体外(陆地)发育 卵有卵壳 视频 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划课本P27 体表覆盖角质的 或 ;用 呼吸;在 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 。 鳞片 甲 肺 卵壳 陆地 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生殖和发育 呼吸 皮肤和覆盖物 身体分部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分头、躯干、四肢、尾四部分。 分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皮肤裸露、湿润,没有覆盖物。 皮肤表面有角质鳞片或甲,干燥。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体外(水中)受精,水中发育,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体内受精,陆地发育,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是两栖动物进化而来的 4、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鳖 人工养殖的鳖可食用,鳖甲可以入药。 蝮蛇 眼镜蛇 毒蛇能伤人,但蛇毒也能治病。 视频 避役 俗称变色龙,能捕食昆虫,包括危害林木的昆虫。 5、考古探秘:P28 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真正征服陆地的变温脊椎动物,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爬行动物也是统治陆地时间最长的动物,其主宰地球的中生代也是整个地球生物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那个时代,爬行动物不仅是陆地上的绝对统治者,还统治着海洋和天空,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类其它生物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 中生代恐龙视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