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科学发展: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要求.doc

发布:2017-02-07约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学发展: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诞生的宏观背景和条件为视角 常黎峰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其根本目的是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而团结奋斗。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而言,实践活动的动力和自觉都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和自觉。因此,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首要问题是从全面认识和理解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根本依据和条件入手,深刻体悟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这对于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发展观,简单地说,就是人们有关发展问题的理性认识。主要涉及发展的本质属性、地位作用、发展的目的、方式途径及发展的成效评估等。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形态,发展观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人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它来自于人类实践,又对实践发生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而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表明,寻求、选择正确合理的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古往今来各个国家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总的看,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时期,受历史和时代条件的种种制约,传统发展观及其导引下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言及“发展”,人们大都侧重于经济增量,以追求生产力水平提升和物质财富的壮大为主,而对社会生产关系、体制制度及精神文明水平的改进和发展,相对比较忽视;在发展目的和作用上,虽然封建社会也有所谓“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说,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也曾高扬“天赋人权”大旗,倡言“人本主义”理念,但在落后的生产力尤其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条件下,实质上推行的是“以神为本“、“以君为本”乃至“以物为本”,发展的成果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自工业革命发生以降,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的逐步确立,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以电气化为标志的工业文明时代,其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飞速提高,世界各国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呈几何级数快速增长,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大提升。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人类社会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乃至危机,突出如:能源、资源快速消耗,浪费严重,殃及后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各国之间乃至民族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们由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各种利益矛盾日趋尖锐;特别是物质文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人类精神文明的相应同步提高,人文素质下滑,人的“异化”问题空前严重等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发展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如在发展的内涵、发展的方式等方面,一些学者开始强调人类要走“均衡发展”、“绿色发展”之路,“合理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逐渐兴起。   二十世纪中期以迄,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一方面,伴随高科技突飞猛进、电子化、信息化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知识经济端倪初现、全球化时代到来,人类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提高到亘古未有的新高度,但是另一方面,上述矛盾问题却依然在持续加重。这种情况客观上也促使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思考不断深化, 世界各地、包括我国在内的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和专家学者深刻认识到,那种倡行人类中心主义、一味张扬科技理性、对大自然疯狂掠夺式的“发展”,那种以经济至上主义为标榜、单纯追求GDP增长、见物不见人的“发展”,那种忽视生态环境和资源存量、竭泽而渔、实际上以牺牲后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代价的“发展”,那种迷信市场机制“万能之手”、听凭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自发作祟、忽视人际平等和人文关怀的“发展”等等,都是极其愚蠢而短视的,这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最终只会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 由此,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协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追求“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科学发展理念俨然成为时代潮流,也深刻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在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党领导人民拨乱反正,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路线,发起了以改革开放为最大特点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场伟大实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国社会生产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