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方经济学 连 有 王瑞芬 主编 郭景婷 赵海荣 副主编 第四章 生产理论 【能力目标】 ※运用生产理论,分析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知识目标】 ※理解生产函数的含义; ※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掌握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理解规模经济的含义; ※理解等产量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 ※掌握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职业素质目标】 ※能用生产理论分析、解释厂商行为。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要素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1.生产 所谓生产(Production) ,是指对各种资源投入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在生产中要投入各种资源并生产出产品,所以生产也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2.生产要素及其分类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经济资源。在西方经济学中,习惯把众多种类的生产要素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与企业家才能等四种类型。 (1)劳动 劳动是指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时在体力和智力方面的能力消耗。就劳动者来说,他的体力和智力是结合在一起的。 (2)土地 土地是指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地上和地下的自然资源。 (3)资本 资本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人们过去劳动的产物。 (4)企业家才能 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生产函数 1.含义 所谓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一个生产函数表达的是几种生产要素一定数量的组合在给定技术条件下可能产出的最大产量。 2.公式 假定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X1,X2,…, Xn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n种生产 要素的投入量,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Q= f ( X1、X2、…Xn ) 该生产函数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生产 要素组合X1、X2、…Xn在每一时期所能生产的最 大产量为。 如果资本是不变化的生产要素,而只有劳动投入事可以变化的,这时的产量只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于是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Q=f(L) 三、两种常见的生产函数 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称为里昂 惕夫生产函数。 任何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美国学者柯布和道格拉斯根据对美国20世纪30年代左右的制造业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 Q=ALαKβ 其中,Q表示产量,L和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 α和β为三个参数,0 < α <1, 0<β <1 。 第二节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短期生产函数是在既定的规模条件下,通过调整投入的生产要素之间的配合比例来调整产量;长期生产函数则是通过选择适当的生产规模来调整产量。 为了简化分析,假设生产要素只有两种,即劳动和资本。此时的生产函数为: Q=f(L,K)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产出的增量呈现递减的趋势。或者说,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时,随着某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每单位新增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呈下降趋势。如果假设资本投入量固定不变,则随着劳动的数量的增加,每单位新增劳动的边际产量就会递减。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概念。 (1)总产量(Total Product,TP),是指由既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2)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AP),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量。 (3)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MP)是指在固定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它等于总产量的增加量除以可变要素的增加量。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1)总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由平均产量的定义可以知道,连接TPL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平均产量。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