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第二章普通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试解释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
真菌:是一类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菌体主要以菌丝状态存在,异样生活的一类微生物。
真菌特点:1、有边缘清楚的核膜包围着细胞核,而且在一个细胞内有时可以包含多个核
2、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3、产生大量无性和有性孢子进行繁殖
4、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酵母菌:一类非丝状真核微生物,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酵母菌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出芽繁殖,也有的裂殖,3、能发酵糖类产能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5、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霉菌: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指那些菌丝体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营养体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丝体。
特点:一般情况下都以营养体状态进行出芽繁殖,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也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有性繁殖。
4、解释:菌丝、菌丝体、菌丝球、真菌丝、牙痕、蒂痕。
菌丝: 单条管状细丝,为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一些原核生物也有菌丝,如放线菌。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丝体酵母菌芽殖(budding)时,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生长迅速,几乎所有的细胞上都长出芽体,而芽体上还可以形成新的芽体,于是就形成簇状细胞团。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分离,且其间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相当,则可以将这种竹节状的细胞串称作真菌丝如果子细胞与母细胞之间只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则可称这样的细胞串为假菌丝原核生物,形态基本上有球状、 杆状和螺旋状等;经过革兰氏染色后,可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一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特殊结构有鞭毛、性菌毛、糖被、芽孢等;菌落一般呈现湿润、光滑、透明、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
放线菌为原核生物,形态为丝状分支,菌丝直径很细(小于1微米);放线菌主要由菌丝组成的,可分为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成熟,分化为孢子丝,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放线菌可以分为最常见的链霉菌属、诺卡氏菌属、小单孢菌属、孢囊链霉菌属、游动放线菌属等;菌落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上有一薄层彩色的“干粉”,菌落和培养基连接紧密,难以挑取,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常不一致,以及在菌落边缘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等现象.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形态有球状、卵圆状、柱状等;结构组成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芽体等;其菌落与细菌类似,但比细菌大,厚,外观较稠,较不透明,颜色多以乳白色为主,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等.
霉菌为真核生物,是菌丝体发达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分为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结构上分为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营养菌丝体有吸取养料的假根和吸器,延伸作用的匍匐枝,附着作用的附着胞和附着枝等;菌落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松或紧的蛛网状,绒毛状、棉絮状或毡状,菌落与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构造以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等.
对于科学实践中鉴别微生物种类有重要意义。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有鞭毛,能游泳。代表:壶菌。
孢囊孢子:水生型有鞭毛。代表:根霉、毛霉。
分生孢子:外形极多样,数量极多,少数为多细胞。代表:曲霉、青霉。
节孢子:柱形,各孢子同时形成。代表:白地霉。
厚垣孢子:在菌丝顶端或中间形成。代表:总状毛霉。
芽孢子:在酵母上出芽形成。代表:假丝酵母。
掷孢子:镰、豆、肾形,成熟时从母细胞射出。代表:掷孢酵母属。
有性孢子:
卵孢子:厚壁,休眠。代表:德氏腐霉。
接合孢子:厚壁,休眠,大,深色。代表:根霉、毛霉。
子囊孢子:长在各种子囊内。代表:脉孢菌、红曲。
担孢子:长在特有的担子上。代表:蘑菇、香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