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革兰氏染色法.ppt

发布:2019-09-02约1.1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了解革兰氏染色原理。 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无菌操作技术。 菌种 参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 大肠杆菌 (G-) 待测菌:蜡样芽孢杆菌、蓝细菌(微囊藻) 仪器 显微镜 材料 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染色缸等 染料 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0.5%番红染色液 主要操作步骤 制片 初染 媒染 脱色 复染 镜检 制片 要用活跃生长期的培养物进行革兰氏染色; 注意练习无菌操作; 在载玻片上滴一小滴生理盐水; 取菌不要贪多,接种环上肉眼可见菌苔痕迹即可; 菌苔在生理盐水中涂片要均匀,局部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 涂片--室温干燥--固定 初染 将玻片置于玻片搁架上,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加量以盖满菌膜为度),染色1min。倾去染色液,用自来水小心地冲洗。 媒染 滴加碘液冲去水迹,再染1-2min,水洗。 脱色 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滴加95%乙醇,脱色20-30s立即水洗,以终止脱色。 复染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滴加番红,染色2-3min,水洗。最后用吸水纸轻轻吸干。 干燥后,置显微镜下观察。 被染成蓝紫色者即为革兰氏阳性菌(G?) 被染成红色者是革兰氏阴性菌(G-)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细胞壁成分比较 成分 占细胞壁干重的%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肽聚糖 含量很高(50-90) 含量很低(~10) 磷壁酸 含量较高(50) 无 类脂质 一般无( 2) 含量较高(~20) 蛋白质 无 含量较高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番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失水、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即结晶紫的蓝紫色。 作 业 结果 简述4种细菌的染色结果(形态、颜色、革兰氏染色结果) 思考题 84页,思考题1、2、4 * 思考题1:培养基配置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否为无菌的? 思考题2:如果需要配制一种含有某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其中抗生素的终质量浓度(或工作浓度)为50ug/mL,你将如何操作?(提示:抗生素在高温下易失效) 实验四 革兰氏染色法 下一次实验:细菌的芽孢染色和荚膜染色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