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球仪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地球的形状。 2.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东西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作用。 1.结合某一区域考查经纬网判读及区域定位。 2.能正确判定某点的经纬度位置及与其他点的相对方位、距离。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轴和两极 1.地轴:地球________运动的旋转轴。 2.两极:指向________附近的一点是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是南极。 三、纬线和纬度 1.纬线:与________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每一条纬线构成纬线圈,长度自___________递减,并且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各分为________。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3.低、中、高纬地区的划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纬线。 4.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________。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________垂直相交的半圆。各条经线的长度________,并且指示南北方向。 2.经度:从_____________向东西各分为180°,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大,西经度向西度数增大。 3.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20°W~0°~160°E之间为东半球,其余为西半球。 五、经纬网 地球仪或地图上,由__________相互交织构成的网格。 1.一个人在某地,如果不改变方向,沿经线向南或向北走,能否到达原地?如果沿纬线走,不改变方向,向东或向西走最终会回到出发点吗?为什么? 2.“南辕北辙”有道理吗? 3.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读东经与西经、南纬与北纬? 4.如何根据一个点的位置判断其所处的半球? 答案:1.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向南或向北走不能回到原地,原因是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到极点后即到达终点。沿纬线走不改变方向向东或向西走最终会回到出发点,因为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纬线是一个圆。据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地球上有南极点和北极点,而没有东极点和西极点。 2.从地球的形状而言,一个人不停地向北走,过了两个极点后是可以回到原点的,但在现实中,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3.在经纬网地图上,自西向东,经度数逐渐增大的为东经,经度数逐渐减小的为西经,即东增西减为东经,东减西增为西经。自南向北,纬度数逐渐增大的为北纬,逐渐减小的为南纬,即北增南减为北纬,北减南增为南纬。 4.根据经度数看东、西半球:西经度20°在东半球,20°在西半球;东经度160°在东半球,160°在西半球。纬度数看南、北半球:根据北纬位于北半球,南纬位于南半球。 (2)在非极地投影图上,一般情况下,横向直线(或弧线)代表纬线,纵向直线(或弧线)代表经线。特殊情况下需从经纬度数值上判断,纬度最大值不超过90°,经度值可以大于90°。如果某直线的度数大于90°,那这条线一定是经线。 2.根据经纬度判断某地所在的半球位置 3.利用经纬网图定方向 (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③判定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与自转方向同向为东,背向为西。 (2)用经纬度法判断 ①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 ②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 2.判定范围 (1)相同经纬度且跨经(纬)度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下图,图中闭合曲线为等高线),甲、乙两图图幅相同,但甲图经纬线相隔10°,而乙图经纬线相隔5°,因而甲图所示地区面积远远大于乙图。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地形的坡度比乙图小。 3.两地间最短航线方向的判断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过两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①同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②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判断方向。 (2)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较高纬度(或上空),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①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