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钢筋算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九
——砌体结构的计算设置介绍
???砖混结构的特点:承重主要是砖、砌块,混凝土的马牙槎柱、拉结筋与圈梁一起使建筑更整体、更坚固。目前,框架结构中砖混部分,主要是用于填充墙、跨度较大墙、阳台、屋面女儿墙、出屋面构筑物等。在施工过程中,一般是先扎好构造柱钢筋,再砌墙,布置砌体加筋、圈梁、过梁,最后浇注构造柱混凝土,或者分段浇注。在框架结构中,一般是在有构造柱位置,框架梁顶和底预留钢筋,在框架柱上预留砌体拉结筋。
??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砖混结构中各构件的特点及钢筋的计算:
一、算量基本方法:
一、构造柱:
构造柱的计算与框架柱是有区别的。框架柱各构造都可参照03G101图籍计算,而构造柱较多是大样直接给出了长度等值,所以构造柱创造性很大,基本没有严格的规范,但是也有规律可循。
构造柱分类:砌体结构计算设置中,第8项【是否属于砖混结构】。选择“是”,按照砖混结构构造柱计算;选择“否”,按照框架填充墙构造柱计算。
下面就分别介绍两种结构中构造柱的算法:
(一)砖混结构:
1.基础层:
(1)纵筋
①构造柱下有混凝土基础或圈梁,构造柱则以混凝土基础或圈梁生根,纵筋插筋长度=基础深度?混凝土基础厚度或圈梁高度+Lae+Lle;
构造柱内纵筋的锚固长度Lae、搭接长度Lle在03G363图籍第5页中给出了取值:
钢筋 混凝土强度等级 锚固长度Lae 搭接长度Lle B12? C20? 480? 600 B14? C20? 560? 700 B16? C20? 640? 800 A12? C20? 420? 480 A14? C20? 490? 560 A16? C20? 560? 640 根据03G363图籍第22页,构造柱锚入混凝土基础。
在软件中,通过【节点设置】中【构造柱遇混凝土基础插筋节点】来实现,见下图:其中节点二是按传统算法,即伸至基底弯折,与框架柱相似,但此处的弯折一般会在总说明或备注里给出,而不需要像框架柱那样去判断。
②构造柱下无混凝土基础或圈梁时,构造柱伸入基础砖墙内。底层纵筋长度=500+室内外高差+Lle (其中:Lle是楼层(首层)地面标高以上的搭接长度)
根据03G363图籍第20页
在软件中,通过【节点设置】中【构造柱遇非混凝土基础插筋节点】来实现,见下图:
????????
绑扎:底层纵筋长度=LaE(当前层当前位置柱顶标高?当前层当前位置柱底标高-保护层)+上层露出长度+LlE
焊接:底层纵筋长度=LaE(当前层当前位置柱顶标高-当前层当前位置柱底标高-保护层)+上层露出长度
(2)箍筋:
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2*弯折长度+8*d
构造柱遇混凝土基础:根数=2(取计算设置中的设定值)+ceil((基础层高-基础厚度-起步)/加密间距)+1
?注:当(基础层高-h)=0时,N=2(取计算设置中的设定值)
构造柱遇非混凝土基础:根数=ceil((LaE-起步)/加密间距)+1
2.中间层:
(1)纵筋
截面无变化:中间层钢筋连续通过:纵筋长度=层高+搭接(绑扎),纵筋长度=层高-500+500(焊接)
截面有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楼层变截面,即相邻楼层的截面发生变化,一种是层内变截面,即同一楼层柱截面发生变化。不同的情况对应不同的节点。
①楼层变截面:
②层内变截面:软件提供的节点设置【构造柱变截面无节点构造】
下部柱纵筋:伸至变截面柱减保护层后弯折,弯折取节点图中所输入的值,初始默认为200;弯折长度=c-保护层+200
上部柱纵筋:从变截面处开始锚固入下部柱内,锚固长度为节点图中所输入的值,默认为lae
(2)箍筋
加密长度应按照计算设置中第4项进行计算;
节点区:构造柱遇到梁(包含圈梁或非圈梁)时,均考虑节点加密,根数=ceil(上加密长度/加密间距)+1+ceil((下加密长度-起步)/加密间距)+1+ceil((节点高/加密间距)+ceil(柱高度-上加密长度-下加密长度-节点高)/间距-1
注:起步取计算设置中第6项的值,当柱高=上加密+下加密+节点高时,则构造柱全长加密。
3.顶层:
根据03G363图集第6页的构造图,构造柱纵筋锚入圈梁内Lae。
软件提供【顶层锚固节点一】,柱纵筋=层高-节点高+锚固
根据03G363图集第7页的构造图,构造柱纵筋伸至柱顶弯折,弯折长度默认为Lae。软件提供【顶层锚固节点二】,柱纵筋=层高-保护层+节点设置中的顶层弯折
(二)框架填充墙结构:
填充墙构造柱的计算需要考虑其做法,一般有3种做法,软件见第14项设置:
1.预留钢筋做法:
在主体结构楼板混凝土浇筑前,根据建筑施工图确定好构造柱的位置,在构造柱的底部预留插筋,插筋露出板面的长度满足搭接长度即可。在构造柱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