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与消化系统药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十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平喘药(antiasthmatic drugs)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基本病理表现:炎症细胞浸润,释放炎症介质,血管通透性增加,粘膜下组织水肿,平滑肌增生、痉挛,气道反应性亢进。 炎症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炎症介质:组胺、肝素、蛋白酶、白三烯,前列腺素D2,血栓素A2、血小板活化因子以及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 抑制气道炎症及炎症介质是治疗的根本 脱离变应原 药物治疗: 1、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支气管舒张药) 2、抑制气道炎症及炎症介质 (抗炎药) 支气管舒张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受体(a1受体和a2受体) β受体(β1受体和β2受体) 平喘药理机制:激动β2受体 激活AC酶 cAMP生成↑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肾上腺素:对a受体和β受体具有强大的激动作用。仅作皮下注射,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麻黄碱:对a受体和β受体具有激动作用,作用温和持久,口服用于轻症及预防。 异丙肾上腺素:选择性作用于β受体( β1受体和β2受体)。作用强大,易发生心率加快、心悸、肌震颤等不良反应,剂量过大时可因心律失常导致死亡。 上述药物因其心血管副作用多已被高选择性的β2受体激动药所代替 β2受体激动药 对β2受体有较强的选择性激动作用 吸入给药起效快,维持时间2-4h。几无心血管不良反应,但剂量过大可致心悸、头晕、手指震颤。 口服有效,作用4-6h β2受体激动药 吸入剂首选用于哮喘的急性发作和预防用药。 近年来发展了缓、控释制剂和长效制剂,适用于夜间发作。 不主张长期用药,因长期使用可引起β2受体功能下调和气道反应性增高 沙丁胺醇(舒喘灵):对β2受体作用强于β1受体,兴奋心脏作用仅为异丙肾上腺素的1/10。缓、控释制剂适用于夜间发作。 ? 克伦特罗:强效的选择性β2受体较激动药,与沙丁胺醇相比:1、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强100倍 2、心血管不良反应少 特布他林:可作皮下注射,作用维持1.5-5h。重复用药易致蓄积作用。 福莫特罗:长效β2受体选择性激动药,吸入给药起效快,维持时间长(12-24h)。用于慢性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哮喘夜间发作。 茶碱类(Theophylline) 制剂:氨茶碱、 茶碱 1、松弛平滑肌: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促进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阻断腺苷受体 2、改善呼吸功能:减增加膈肌收缩力,具有呼吸兴奋作用 3、强心作用和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口服合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激动药吸入用于防治哮喘,疗效好。长效用于夜间发作,静注用于危重哮喘。 还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源性哮喘。 不良反应 1、胃肠症状(轻度); 2、iv太快可致心律失常、血压 骤降,兴奋不安、惊厥、死亡; (安全范围小) 3、中枢兴奋 M胆碱受体阻断药 阻断M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异丙溴托铵: 气雾吸入很少吸收,不影响痰液分泌,全身不良反应少; 用于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抗炎药 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当前防止哮喘的最有效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 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 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 收缩小血管,减少渗出 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 临床应用 哮喘持续状态和危重发作 制剂 雾化吸入倍氯米松 口服泼尼松 静脉给药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 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 1、局部抗炎作用比地塞米松强500倍,吸入用于中度或重度哮喘者。 2、长期使用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3、起效慢,不能用于急性发作。 4、长期吸入发生口腔霉菌感染,宜多漱口 氟尼缩松:作用维持时间长 布地萘德:作用强,副作用少 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色甘酸钠 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致敏介质,与其降低受刺激的肥大细胞内Ca2+浓度有关 直接抑制引起气管痉挛的某些反射 抑制非特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