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3约5.5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A.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C.扶清灭洋,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

2.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舰突破虎门要塞,珠江两岸聚集数万民众,以冷漠、平静的神情围观战事。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官兵纷纷跳水时,两岸民众如看马戏看到精彩处一样发出嘘嘘声。材料主要反映当时

A.国人民族国家意识淡薄 B.农民起义爆发的必然性

C.中英武器装备差距悬殊 D.民众已经抛弃华夷观念

3.《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阅读1750年至l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指出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A.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

5.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是能反映

A.数字化模拟技术和通讯手段飞跃发展 B.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议

C.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D.经济全球化已经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

6.如图为中国电影局档案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市上映影片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欧美电影在中国已丧失了市场

B.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影视艺术发展

C.新中国初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国产电影制作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7.1869年美国人丁匙良在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时,曾增设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课程。他在《同文馆记》中记述:“同文馆学生不愿意习体育,认为有失尊严,他们只能慢慢地渡方步。中国学生是没有粗野游戏的,如足球、棒球等类。”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竞技体育活动项目极其稀少 B.体育项目以传统娱乐生产为主

C.传统观念制约近代体育教育 D.竞技体育成为厂大民众的向往

8.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2年),西汉政府开始了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役;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为加强北方防御筑朔方城,“费数十百巨万”;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受皇帝赏赐,得“黄金二十余万斤”。汉武帝时期采取的这一系列举措

A.维护了边疆稳定 B.改善了道路交通

C.加重了财政负担 D.强化了中央集权

9.有人认为,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看,西方从王权转到民权始于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10.米谷先生取材1954年日内瓦会议,创作了下图漫画《日内瓦的喜剧——美国大使在与一位“不存在”的对象谈判》。漫画表明

A.新中国取得了对美外交的胜利

B.印度支那问题得以和平解决

C.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美国仍坚持敌视新中国政策

11.罗马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A.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

B.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

C.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

D.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

12.下图是某次展览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下对该展品的说明和论证,正确的是:

A.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

B.展品上的字体是草书

C.印刷术已经开始流传

D.纸最早发明始于东汉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20年颁布了第一种契丹文字(“大字”,借用了与契丹语言有很大不同但又对其影响很大的汉字),这种文字到阿保机统治末年已广泛使用。925年,当回鹘使臣访问宫廷时,皇帝的弟弟迭剌(阿保机称他为家族中最聪慧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