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平衡灸3-壮阳补肾暖腰膝-实操拆解.pdf

发布:2025-02-12约1.8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平衡灸3-壮阳补肾暖腰膝-实操拆解

一、中医对肾的认识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脏腑器官,中医认为肾不只局限在解刨定位的肾脏范畴,

肾是一个范围概念,涵盖人体多个脏器及与之络属的组织。肾内藏先天之元气,

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生命之根。

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

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血:4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

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和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都依赖肾气的调节。肾中精气

分肾阴与肾阳,肾阴凉润、抑制,肾阳温煦、兴奋。此外,肾精又称元精或真

精,所以肾阴又称元阴、真阴,肾阳称元阳、真阳,二者同为五脏阴阳之本。

五脏五行归类表

二、肾阳虚

肾阳虚为中医名词术语,又称肾阳不足,肾阳虚衰,命门火衰,本病是由于肾

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全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以畏寒肢冷,腰以下为

甚,面色白,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的因素引起的,中医认

为肾主水,肾阳对水液有气化蒸腾作用,若肾阳蒸腾不足,气化无力,出现小

便清长等表现,故肾阳虚证存在着肾脏的病理改变,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

切不可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

肾阳虚——龙阳阵

1.补肾壮阳—艾灸肾俞穴

位置: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方法:重按轻揉开穴2-3分钟

扶阳祛湿灸15-20分钟左右

艾灸功效:壮阳补肾

适用人群:腰酸腰痛、怕冷、尿频、下肢冷痛等肾阳虚

不适合人群:严重口干、口渴、盗汗、脚心热者

2.补肾壮阳—艾灸命门穴

位置: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

方法:重按轻揉开穴2-3分钟

扶阳祛湿灸10-15分钟左右

艾灸功效:壮阳补肾、延年益寿

适用人群:腰酸腰痛、怕冷、精神疲倦、嗜睡等命门火衰人群

不适合人群:严重口干、口渴、盗汗、脚心热者

3.补肾壮阳—艾灸腰阳关穴

位置: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

方法:重按轻揉开穴2-3分钟

扶阳祛湿灸10-15分钟左右

艾灸功效:壮阳补肾、延年益寿

适用人群:腰酸腰痛、怕冷、尿频、精神疲倦等肾阳虚

不适合人群:严重口干、口渴、燥热、盗汗、脚心热者

龙门阵操作方法:

先将穴位按揉3-5分钟。然后用扶阳祛湿灸艾灸四个穴位循环灸,10-15分钟,

艾灸结束后以手按揉封穴。

三、肾虚有湿

肾虚有湿——排寒祛湿打通膀胱经

1.八髎区

位置:人体背部膀胱经骶骨区,八髎穴组成区域

方法:重按轻揉开穴2-3分钟

扶阳祛湿灸10-15分钟左右

艾灸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益气通络以及升阳举陷

适用人群:遗精、阳痿、早泄、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积液或腰骶的酸痛、小

便不利,比如尿频、尿急等症状

不适合人群:严重口干、口渴、燥热、盗汗、脚心热者

2.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方法:重按轻揉开穴2-3分钟

扶阳祛湿灸10-15分钟左右

艾灸功效:舒经通络,清热解毒,散瘀活血

适用人群: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

遗尿、丹毒。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

3.承山穴

位置:小腿后面正中,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凹陷处

方法:重按轻揉开穴2-3分钟(循经开穴可以用小鱼际敲打或指关节按揉)

扶阳祛湿灸10-15分钟左右

艾灸功效:活血通络、温经止痛、解痉止挛

适用人群:小腿抽筋、下肢无力、膝关节冷痛、屈伸不利、腰背酸痛、肩周炎

不适合人群:严重口干、口渴、燥热、盗汗、脚心热者

四、补泄平衡之刮痧平衡灸法

操作方法:

从头部督脉(前发际正中到后发际)、膀胱经(攒竹穴到后发际)、胆经(太

阳穴到后颈部)开始依次向颈部刮,每条经络刮5-10次。刮痧过程中遇到痛点,

可以在痛或酸反复刮几次,直到经络疏通为止。

注意事项:刮痧操作结束后,穿长袖,喝温水,6小时不要洗澡,不要立

即进行高强度运动、避风寒、注意饮食、注意皮肤状况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