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电功率(3)—焦耳定律(难点练)(原卷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8.1
8.1 电功率(3)—焦耳定律
第八章 电能与磁
一、单选题
1.一个家用电熨斗的正常工作电流是1.5A,正常工作时,每分钟电熨斗产生的电热为( )
A.90J B.1.5J C.19800J D.330J
2.在相等的时间内,电热丝甲比电热丝乙放出的热量多,则( )
A.通过甲的电流一定比通过乙的电流大
B.甲两端的电压一定比乙两端的电压大
C.甲的电阻一定比乙大
D.甲消耗的电功率一定比乙消耗的电功率大
3.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80 V,线圈电阻为2,线圈中电流为10 A。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 s消耗的电能为W,产生的热量为Q,则( )
A.W=3 800 J,Q=200 J
B.W=3 800 J,Q=3 800 J
C.W=72 200 J,Q=200 J
D.W=72 200 J,Q=3 800 J
4.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1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V1、V2的指针偏转情况完全相同,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
B.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C.电阻R2的电功率为9W
D.10s内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36J
5.甲、乙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通电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之比为,则通过甲、乙的电流之比为( )
A. B. C. D.
6.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两个电阻串联只是为了保证流过两个电阻电流相等
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2
C.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4
7.电路两端电压增为原来的3倍,电路的电阻降为原来的0.5倍,在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 )
A.6倍 B.9倍 C.18倍 D.1.5倍
8.a和b两个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a和b串联接入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之比是1:2
B.将a和b串联接入电路中,a,b消耗的功率之比是2:1
C.将a和b并联接人电路中,通过a、b的电流之比是1:2
D.将a和b并联接入电路中,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a、b产生的热量之比是4:1
9.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可定性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图中三个电阻的材料和质量相同,且R1=R3=5 Ω,R2=10 Ω,三个电子温度计分别与之相连(图中未画出)并能测量它们的温度.闭合开关后,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电阻的温度,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间接反映电阻产生电热的多少.下列有关分析与推断错误的是( )
A.分析任意一个电阻的温度变化,可知电热与通电时间有关
B.分析比较R1和R2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阻有关
C.分析比较R1和R3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流有关
D.分析比较R2和R3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阻有关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片 P 置于变阻器的 b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滑片 P 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 2V,从 P 置于中点开始在 20s 内定值电 阻 R1 产生的热量为 64J,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1 的阻值为 10Ω
B.滑动变阻器 R 的最大阻值为 20Ω
C.电源电压为 10V
D.R1 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3:4
11.如图,电源电压不变,、是两个相同的电阻,当闭合开关,断开、,通电10min,电路产生的热量为Q;同时闭合、,断开,若要产生相同的热量Q,则通电时间为( )
A.2.5min B.10min C.20min D.40min
12.在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 Ω 1 A”,灯泡上标有“2.5 V 1 W”的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电压表选择0~3V量程,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2.5Ω
B.向右移动滑片时,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小灯泡亮度变暗
C.让小灯泡正常发光1 min,滑动变阻器产生的电热为48J
D.为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1.25 Ω~12.5 Ω
二、填空题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5 Ω,R2=2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则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若通电100 s,R2产生的热量为______J。
14.两只定值电阻R1和R2的I-U图像如下图所示?当把这两只电阻并联接在3V电源上时,通过干路的电流是____A,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更多的是___ (选填“R1”或“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