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把握规律OK.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安全“回家”。这是我国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家掌握太空行走技术。据有关人士透露,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5、参考答案:(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二中神七“回家”、实行太空行走以及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都体现了这一点。 1.“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错误,看到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 背记: 1.运动的含义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3.静止的含义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注意错误倾向) 思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 是不可想像的。”这句话说明了(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运动之所以离不开物质,是因为( ) A.物质是运动的动力 B.物质在运动中存在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是运动的属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运动 D.永恒性 D C C 4.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不变论 B.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不变论、辩证法 C.辩证法、唯物主义、相对主义 D.辩证法、形而上学不变论、相对主义 A 预习提纲: 1.规律的含义 2.规律的特征:客观性和普遍性(各自含义,原理及方法论) 1.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逢八必发 ▲阶级斗争规律 ▲新陈代谢 ▲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注意1: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或外部强加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例: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固有的规律.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水往低处流 ▲苹果落地 ▲万有引力规律 注意2: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 规律(本质联系) 现象 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商品价格上下波动 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 万有引力规律 价值规律 遗传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守株待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注意3: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 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方落下。我们能否通过某种办法使太阳从西方升起,从东方落下?这说明了什么?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 注意4: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规律的含义: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①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而不是主观的联系。 注意:规则、定律、定理是主观的,不属于规律。 ②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而不是现象的联系。 ③ 规律是事物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④ 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而不是易变的联系。 下列哪些属于规律? ①乌鸦报丧,喜鹊叫喜 ②日夜更替 ③红灯停,绿灯行 ④一年四季的变化 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⑧生物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⑥⑦⑧ 议一议 它们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
显示全部